华为云用户手册

  • 演练服务 表3 演练服务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说明 BCM 业务连续性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BCM),是识别业务潜在威胁,分析威胁一旦发生对业务运营可能带来的影响,通过有效应对措施保护关键利益关系人的利益、信誉、品牌和价值创造活动,建设业务恢复能力的管理过程。 演练 通过向系统的指定位置注入指定故障,观察实验结果,以验证和提高系统可用性的过程。 IMP 应急预案( Incident Management Plan,IMP),是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保护人员安全、降低财产损失、加强应急沟通拟制的应对程序和计划,防止损失扩大。 BCP 业务连续性计划(Business Continuity Plan,BCP),保证关键产品关键活动在预定可接受水平上的业务连续。在业务影响分析 、风险评估和恢复策略选择的基础上,拟制应对方案和计划。 故障场景 是对现实情况中故障的模拟,通过向被测系统注入故障,实现测试、优化系统稳定性的目的。 故障模式 是演练服务中的混沌工程工具根据系统可能发生故障的直接或根本原因,模拟出各种故障场景的能力。 稳态指标 是根据系统稳态的假说,分析给出一组代表系统健康度的指标及度量阈值,这组指标就被称为稳态指标。 演练监控 为了判断系统是否稳定运行以及故障注入是否执行成功,可提前配置系统稳态指标,在演练过程中实时监测,感知系统状态变化。
  • 步骤三:创建日志采集配置 在“虚拟机日志接入”页面,选择左侧导航栏的“日志采集配置”。 单击“创建日志采集配置”。 配置日志采集参数,配置完成后,单击“确定”。 新创建的采集配置默认为草稿状态,展示在“草稿”页签下,当配置被微服务使用后,状态会更新为“已下发”,并展示到“已下发”页签下。 表4 日志采集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日志项目 选择已创建的日志项目,相同服务的不同日志使用同一个日志项目 日志空间 选择已创建的日志空间。选择日志空间时日志提取规则会展示日志空间定义的日志格式,采集的日志须满足对应格式。 配置名称 自定义日志采集配置名称。 配置类型 选择日志采集配置类型,建议选择“FILEBEAT”。 日志类型 输入采集日志类型。 日志路径 填写实际日志路径,可使用通配符进行匹配。 说明: 接入容器日志需要根据通配符匹配完成。 注意避免同一台主机上下发的多个采集任务重复采集相同的日志文件,会导致filebeat进程异常。 日志TPS TPS表示单实例每秒日志条数,请准确填写,用于推荐资源自动计算。 如果采集路径是单个日志,则按照单个日志单台机器(pod)的TPS值填写,且按照高峰期计算。 如果采集路径配置了通配符,则将采集的日志TPS累加,累加计算高峰期单台机器(pod)的TPS,建议按近期业务增长预期填写。 日志模式 选择日志采集模式,是单行模式还是多行模式。 是否支持软连接 当填写的日志路径为链接路径时,需要开启支持软连接。 首行正则表达式 日志模式选择多行模式时,需要输入首行正则表达式。 日志提取规则 根据填写的配置参数会自动生成提取规则。
  • 步骤四:创建日志配置下发任务 在“虚拟机日志接入”页面,选择左侧导航栏的“任务管理”。 单击页面右上角的“新建任务”。 配置任务参数,参数说明如表5所示,配置完成后,单击“确定”。 表5 日志配置下发任务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日志项目 选择已创建的日志项目。 任务名称 自定义任务名称。 任务类型 选择任务类型。 配置类型 选择日志采集配置类型。 配置列表 选择需要下发的配置。 用户名称 选择已规划并拥有日志读取权限的业务账号。 选择主机 选择需要下发配置的主机。 已选主机 显示已选主机。 在任务列表中查看已创建的任务,单击任务所在行“操作”列的“执行”。 执行完成后,状态为成功即表示日志配置内容已下发成功,即会按照配置将日志接入AppStage。
  • 步骤二:创建日志空间 在“虚拟机日志接入”页面,选择左侧导航栏的“日志空间”。 单击“申请实时日志空间”。 根据界面提示填写日志空间参数。 配置实时日志空间信息,参数说明如表2所示,配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 表2 实时日志空间信息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空间名称 自定义日志空间名称,建议包含日志类型语义。 空间描述 输入日志空间描述,非必填项。 日志类型 选择需接入的日志类型。 日志大小 预计一天的日志量,默认为1GB。 开启日志检索 如果需要使用日志检索功能,可以打开该开关。 检索空间类型 选择ClickHouse。 原索引名称(ClickHouse) 可选择现有的ClickHouse,如果不填会自动生成。 TTL 日志索引的生命周期,即可以检索的日志时间范围。 配置实时日志字段信息,参数说明如表3所示,配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 表3 实时日志字段信息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自定义字段 勾选需要接入的日志字段,包括通用字段、容器字段和虚机字段。 新增自定义环境变量 如需添加自定义环境变量,请选择环境变量名,然后单击“添加”。虚机暂无可选自定义环境变量。 清洗规则 选择日志清洗规则。 请优先使用算子清洗模式采样,原始日志采样清洗只适用于单纯采样,不需要清洗的场景。 日志样例 输入日志样例。 解析脚本 配置解析脚本,将日志样例清洗为字段显示。 说明: 配置解析脚本时字段命名不支持使用中划线“-”,支持使用下划线“_”。 清洗字段 配置解析脚本后单击“配置解析脚本”,自动生成清洗字段,查看字段是否符合预期。 开启汇聚 选择是否开启日志汇集,如果日志量较大且不需要关注原始日志时可以进行日志汇集。 开启后需要配置汇集相关参数。 汇聚粒度 开启汇聚后,需要设置汇集粒度。支持分钟级和秒级数据汇聚。选择分钟级,每一分钟会生成一个统计点,选择秒级,每一秒会生成一个统计点。 汇聚时间戳 仅支持时间戳格式字段timestamp,获取当前计算的日志的时间。 时间戳格式 选择时间戳格式。支持秒、毫秒、纳秒级时间戳,获取当前计算的日志的时间格式。 汇聚维度 结合业务场景需要,选择日志是以哪些日志字段进行日志汇聚,支持多选。 汇聚度量 设置对日志字段以COUNT、SUM、MAX、MIN进行度量。 原始字段是日志中的字段,用来获取原始值;度量字段是用户自定义字段名,计算后,度量的值会赋值给该字段。 输出原始日志 选择是否需要输出原始日志。如果打开输出原始日志,原始日志也会上报。 日志字段确认,确认日志字段配置是否达到预期,达到预期后可单击单击“下一步”。 其中字段来源COMMON表示通用字段、CONTAINER表示容器字段、VM表示虚机字段。 申请日志空间共享,如果需要其他自有服务共用这个空间进行日志下发和日志检索,可以添加共享服务。配置完成后,单击“保存”。
  • 功能特性 功能 功能描述 告警列表 告警的控制台,提供对于告警的一系列处理操作和生命周期查询。 告警通知 告警的通知在所有的告警处理的链路结束以后才会发生。告警处理模块会根据上报告警的上下文获取告警的值班配置,值班配置由业务预置。 告警屏蔽 为您提供短时间的屏蔽功能,可以通过设置告警屏蔽的规则,告警将在屏蔽的时间内不再触发任何通知,规则结束后,将会被再次唤醒,屏蔽期间告警被清除后,将不再触发任何通知,减少您的处理频度。 告警过滤 告警过滤是直接在接入的阶段就将告警屏蔽,告警仍然会进入Bypass的数据库但不会再向下发送给告警处理模块。 告警收敛 多个维度的告警,通过特定的条件将它们变为一条告警,只需要配置自定义的收敛规则,就可以将重复告警收敛到一起,还有默认的规则帮助你维护告警。 告警标记 告警标记的作用是为一段时间内的告警打上标签,例如现网变更或者现网演练时,由于要模拟大量异常请求和其他操作会造成大量无用告警上报,标记的作用就是为这一段时间的告警打上标签与正常告警进行区分。 告警定义 如果您对于繁琐复杂的告警上报字段感到困惑,可以使用统一告警定义,该功能会自动下发到业务对应的agent,使用更加人性化的界面设计,让告警上报更加统一、准确。 告警修复 设置特定的命中条件,告警在发送通知之前将会进行预置的修复脚本,修复操作,自动帮助您修复简单的告警。 语音值班配置 配置对应的责任人,当告警生成时,通过短信、电话等形式,快速通知责任人。
  • 步骤二:创建日志空间 在“容器日志接入”页面,选择左侧导航栏的“日志空间”。 单击“申请实时日志空间”。 根据界面提示填写日志空间参数。 配置实时日志空间信息,参数说明如表2所示,配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 表2 实时日志空间信息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空间名称 自定义日志空间名称,建议包含日志类型语义。 空间描述 输入日志空间描述,非必填项。 日志类型 选择需接入的日志类型。 日志大小 预计一天的日志量,默认为1GB。 开启日志检索 如果需要使用日志检索功能,可以打开该开关。 检索空间类型 选择ClickHouse。 原索引名称(ClickHouse) 可选择现有的ClickHouse,如果不填会自动生成。 TTL 日志索引的生命周期,即可以检索的日志时间范围。 配置实时日志字段信息,参数说明如表3所示,配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 表3 实时日志字段信息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自定义字段 勾选需要接入的日志字段,包括通用字段、容器字段和虚机字段。 新增自定义环境变量 如需添加自定义环境变量,请选择环境变量名,然后单击“添加”。虚机暂无可选自定义环境变量。 清洗规则 选择日志清洗规则。 请优先使用算子清洗模式采样,原始日志采样清洗只适用于单纯采样,不需要清洗的场景。 日志样例 输入日志样例。 解析脚本 配置解析脚本,将日志样例清洗为字段显示。 解析脚本中不支持使用中划线“-”,支持使用下划线“_”。 清洗字段 配置解析脚本后单击“配置解析脚本”,自动生成清洗字段,查看字段是否符合预期。 开启汇聚 选择是否开启日志汇集,如果日志量较大且不需要关注原始日志时可以进行日志汇集。 开启后需要配置汇集相关参数。 汇聚粒度 开启汇聚后,需要设置汇集粒度。支持分钟级和秒级数据汇聚。选择分钟级,每一分钟会生成一个统计点,选择秒级,每一秒会生成一个统计点。 汇聚时间戳 仅支持时间戳格式字段timestamp,获取当前计算的日志的时间。 时间戳格式 选择时间戳格式。支持秒、毫秒、纳秒级时间戳,获取当前计算的日志的时间格式。 汇聚维度 结合业务场景需要,选择日志是以哪些日志字段进行日志汇聚,支持多选。 汇聚度量 设置对日志字段以COUNT、SUM、MAX、MIN进行度量。 原始字段是日志中的字段,用来获取原始值;度量字段是用户自定义字段名,计算后,度量的值会赋值给该字段。 输出原始日志 选择是否需要输出原始日志。如果打开输出原始日志,原始日志也会上报。 日志字段确认,确认日志字段配置是否达到预期,已达到预期,单击“下一步”。 其中字段来源COMMON表示通用字段、CONTAINER表示容器字段、VM表示虚机字段。 申请日志空间共享,如果需要其他自有服务共用这个空间进行日志下发和日志检索,可以添加共享服务。配置完成后,单击“保存”。
  • 步骤三:创建日志采集配置 在“容器日志接入”页面,选择左侧导航栏的“日志采集配置”。 单击“创建日志采集配置”。 配置日志采集参数,配置完成后,单击“确定”。 新创建的采集配置默认为草稿状态,展示在“草稿”页签下,当配置被微服务使用后,状态会更新为“已下发”,并展示到“已下发”页签下。 表4 日志采集配置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日志项目 选择已创建的日志项目,相同服务的不同日志使用同一个日志项目 日志空间 选择已创建的日志空间。选择日志空间时日志提取规则会展示日志空间定义的日志格式,采集的日志须满足对应格式。 配置名称 自定义日志采集配置名称。 配置类型 选择日志采集配置类型,建议选择“FILEBEAT”。 日志类型 输入采集日志类型。 日志路径 填写实际日志路径,可使用通配符进行匹配。 说明: 注意避免同一台主机上下发的多个采集任务重复采集相同的日志文件,会导致filebeat进程异常。 日志TPS TPS表示单实例每秒日志条数,请准确填写,用于推荐资源自动计算。 日志模式 选择日志采集模式,是单行模式还是多行模式。 是否支持软连接 当填写的日志路径为链接路径时,需要开启支持软连接。 首行正则表达式 日志模式选择多行模式时,需要输入首行正则表达式。 日志提取规则 根据填写的配置参数会自动生成提取规则。
  • 操作须知 将主机纳管至VMS,需要完成如下操作: 步骤一:刷新未纳管主机:首先需要刷新未纳管主机,将华为云其他主机同步至未纳管主机列表中。 步骤二:安装OpsAgent:纳管前需要为主机安装OpsAgent。 步骤三:分配主机:纳管主机需要将主机分配到对应的服务及环境下。 绑定已规划的业务账号(可选):主机纳管后需要为主机绑定已规划的业务账号,如果纳管前主机上已有业务账号,分配主机时会自动绑定该业务账号,不需要再单独绑定。 重置密码(可选):主机纳管后可以选择主动重置主机的root账号和所有业务账号的密码,将密码托管给AppStage平台。如果不重置密码将密码托管给AppStage平台,那么系统将不会自动创建主机管理员账号及运维账号。 如果不想密码被修改,需要在纳管主机前配置密码白名单。如果没有配置密码白名单规则,业务密码会定期90天修改一次。
  • 步骤二:安装OpsAgent 在“未纳管主机”页面,单击“部署OpsAgent”。 安装方式选择“远程安装”或“手动安装”。 手动安装:首次安装OpsAgent时,必须使用手动安装方式。 填写基本信息,OpsAgent基本信息参数说明如表1所示。 表1 OpsAgent基本信息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租户账号 选择租户账号,为租户VPC下的主机安装OpsAgent。 归属Region 选择租户VPC所属的Region。 OpsAgent版本 选择需要安装的OpsAgent的版本号。 VPC 选择虚拟私有云VPC,为该VPC下的主机安装OpsAgent。 说明: 可选VPC为已纳管VPC,如无可选VPC,请完成VPC纳管。 接入方式 当前支持“直接接入(内网)”的接入方式,为华为云主机接入安装OpsAgent。 单击LINUX命令后的,复制安装命令。 使用root账号远程登录主机后,执行安装命令安装OpsAgent。 安装完成后,未纳管主机列表中,该主机的OpsAgent状态为“在线”。 远程安装:选择虚拟私有云下已经安装了OpsAgent的主机作为安装机,安装机将作为中间桥梁安装OpsAgent到同虚拟私有云下的其他主机。 填写基本信息,OpsAgent基本信息参数说明如表1所示。 选择安装机,选择一台已安装OpsAgent的主机作为安装机。 添加主机,选择需要安装OpsAgent的主机所在行“操作”列的“编辑”,输入主机root密码后单击“确定”,然后在列表中勾选该主机。 单击“确定”,安装机将作为执行机为主机安装OpsAgent。
  • Token校验 客户端在使用Token校验的流程如下。 已获取大屏分享链接和Token。 例如,分享链接https://console.ulanqab.huawei.com/sve/preview.html?region=cn-north-7#/screen/share/18cd21df7bc-WPgj_GqRc。其中“region”的值为“cn-north-7”,“pageId”的值为“18cd21df7bc-WPgj_GqRc”。 使用代码开发工具将大屏分享链接中的pageId和region拼接成如下格式的字符串。 pageId|region; 使用HmacSHA256算法对拼接的字符串进行签名,并将签名后的字符串使用Base64进行转换。签名时需要使用对应的Token。 HmacSHA256签名和Base64转换的示例如下: import java.security.*; import javax.crypto.*; import javax.crypto.spec.SecretKeySpec; import org.apache.commons.codec.binary.Base64; import java.net.URLEncoder; public class ShareWithToke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getShareUrlWithToken("********722467a9477b5b*******", "cn-7", "*******r1tyy1C7Jenni3p*********")); }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ShareUrlWithToken(String pageId, String region, String token){ String data = pageId + "|" + region; String signature = HMACSHA256(data.getBytes(), token.getBytes()); String url = "https://console.huaweicloud.com/sve/share/page.html?id=" + pageId + "®ion=" + region + "&sve_signature=" + signature; return url; } //采用HmacSHA256进行签名并进行Base64转换 public static String HMACSHA256(byte[] data, byte[] key) { try { SecretKeySpec signingKey = new SecretKeySpec(key, "HmacSHA256"); Mac mac = Mac.getInstance("HmacSHA256"); mac.init(signingKey); return URLEncoder.encode(Base64.encodeBase64String(mac.doFinal(data))); } catch (NoSuchAlgorithm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nvalidKey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null; } } 将转换后的字符串赋值给sveSignature,sveSignature参数拼接到大屏分享链接中获取新的访问链接。 例如,新的访问链接https://console.ulanqab.huawei.com/sve/preview.html?sveSignature=1OP99N6yxCDmEiH4aNMU1GAwtKspSg4fJ/zh0679k=®ion=cn-north-7#/screen/share/18cd21df7bc-WPgj_GqRc
  • Token校验 客户端在使用Token校验的流程如下。 已获取大屏分享链接和Token。 例如,分享链接https://console.ulanqab.huawei.com/sve/preview.html?region=cn-north-7#/screen/share/18cd21df7bc-WPgj_GqRc。其中“region”的值为“cn-north-7”,“pageId”的值为“18cd21df7bc-WPgj_GqRc”。 使用代码开发工具将大屏分享链接中的pageId和region拼接成如下格式的字符串。 pageId|region; 使用HmacSHA256算法对拼接的字符串进行签名,并将签名后的字符串使用Base64进行转换。签名时需要使用对应的Token。 HmacSHA256签名和Base64转换的示例如下: import java.security.*; import javax.crypto.*; import javax.crypto.spec.SecretKeySpec; import org.apache.commons.codec.binary.Base64; import java.net.URLEncoder; public class ShareWithToke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getShareUrlWithToken("********722467a9477b5b*******", "cn-7", "*******r1tyy1C7Jenni3p*********")); }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ShareUrlWithToken(String pageId, String region, String token){ String data = pageId + "|" + region; String signature = HMACSHA256(data.getBytes(), token.getBytes()); String url = "https://console.huaweicloud.com/sve/share/page.html?id=" + pageId + "®ion=" + region + "&sve_signature=" + signature; return url; } //采用HmacSHA256进行签名并进行Base64转换 public static String HMACSHA256(byte[] data, byte[] key) { try { SecretKeySpec signingKey = new SecretKeySpec(key, "HmacSHA256"); Mac mac = Mac.getInstance("HmacSHA256"); mac.init(signingKey); return URLEncoder.encode(Base64.encodeBase64String(mac.doFinal(data))); } catch (NoSuchAlgorithm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nvalidKey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null; } } 将转换后的字符串赋值给sveSignature,sveSignature参数拼接到大屏分享链接中获取新的访问链接。 例如,新的访问链接https://console.ulanqab.huawei.com/sve/preview.html?sveSignature=1OP99N6yxCDmEiH4aNMU1GAwtKspSg4fJ/zh0679k=®ion=cn-north-7#/screen/share/18cd21df7bc-WPgj_GqRc
  • 查看监控指标数据 以采集弹性云服务器的监控指标为例,查看弹性云服务器对应的命名空间、指标ID、维度的Key和Value。 在支持监控的服务列表页面查看对应的监控指标参考文档。 在参考文档中查看命名空间,弹性云服务器对应的命名空间为“SYS.ECS”。 查看监控指标的指标ID和测量对象(维度),例如监控指标CPU使用率的指标ID为“cpu_util”,测量对象为“云服务器”。 查看维度的Key和Value,云服务器维度的Key和Value分别为instance_id和云服务器ID。
  • 更多操作 在权限管理页面,还可执行表1所示的操作。 表1 更多操作 操作 步骤 延期权限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我的权限”。 在“我的权限”页面的权限列表中,勾选需要延期的权限,单击“延期权限”。 在“已选中权限”区域修改有效期时间(权限最长有效期为360天),并填写审批人;在“申请信息”区域填写申请原因。 单击“提交”。 取消权限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我的权限”。 在“我的权限”页面的权限列表中,勾选需要取消的权限,单击“取消权限”。 在“权限取消”对话框中,单击“确定”。 查看我的申请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我的申请”,在“我的申请”页面的申请单列表中,可直接查看我已申请的单号状态(分为审批中、审批结束等)以及申请结果(通过、驳回等)。 单击申请单所在行“操作”列的“查看详情”,在“岗位申请状态列表”对话框可查看岗位申请详情。 说明: 对于“审批中”状态的申请单,在“操作”列单击“查看详情”,然后在“岗位申请状态列表”勾选申请的单号,单击“撤回”可撤回自己的权限申请;“审批结束”状态的申请单,不支持撤回权限申请。 查看我的权限变更记录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我的权限变更记录”。 选择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单击“查询”,可查看到自己在不同租户部门、产品、服务的岗位/角色的变更类型和变更日期。
  • 通过控制台申请资源 AppStage支持使用控制台完成资源申请,或者在华为云申请资源,然后接入至AppStage运维中心。 申请虚拟机:需要在华为云购买ECS虚拟机,然后将主机接入AppStage运维中心。 申请CCE集群:需要在华为云购买CCE集群,然后将容器集群接入AppStage运维中心。 申请数据库:需要在华为云购买数据库,然后将数据库接入AppStage运维中心,当前只支持RDS(for MySQL)、GeminiDB Cassandra、GaussDB(for openGauss)/GaussDB(for MySQL)接入AppStage运维中心。
  • 新建指标 登录AppStage业务控制台。 在快捷入口选择“运营中心”,进入运营中心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指标管理”,进入指标管理页面。 单击“新建指标”。 配置指标信息,参数说明如表1、表2、表3所示。 表1 基础信息 参数 说明 名称 必填。在数据分析或监控系统中使用的指标标识符,通常是一个短字符串或缩写。 指标显示名 必填。在数据分析或监控系统中显示的指标名称,通常是一个更易于理解和识别的字符串。 描述 可选。对指标进行详细说明和解释的文字描述。 表2 指标配置 参数 说明 指标类型 必填。要统计的指标的种类。 普通型指标 复合型指标 静态指标 说明: 将多个普通型指标合并在一个图展示,即为复合型指标。组合型指标只能选择已发布的普通指标组合而成,且最多可以选择8个。 数据模型 选择已发布的数据模型,该参数的取值在“数据模型”页面配置。 仅当“指标类型”为“普通型指标”时,该参数显示且为必填参数。 计算方式 指标的计算方法。 仅当“指标类型”为“普通型指标”时,该参数显示,此时,“函数”为选填,“字段”为必填。 说明: 简易模式可选择常用聚合函数。 高级模式支持自定义计算公式。 计算时间单位 指标的统计时间单位。 仅当“指标类型”为“普通型指标”时,该参数显示且为可选参数。 不选时表示全部数据。 按天:表示统计昨天的数据,数据存到昨天。 按周:表示统计上周数据,数据存到上周日。 按月:表示统计上月数据,数据存到上月1号。 近1天:表示统计前1天的数据,不包含当天,数据存到当天。 近3天:表示统计前3天的数据,不包含当天,数据存到当天。 近7天:表示统计前7天的数据,不包含当天,数据存到当天。 近10天:表示统计前10天的数据,不包含当天,数据存到当天。 近15天:表示统计前15天的数据,不包含当天,数据存到当天。 近30天:表示统计前30天的数据,不包含当天,数据存到当天。 近60天:表示统计前60天的数据,不包含当天,数据存到当天。 近90天:表示统计前90天的数据,不包含当天,数据存到当天。 统计维度 指标的统计维度。 仅当“指标类型”为“普通型指标”时,该参数显示且为可选参数。 筛选条件 指在统计指标时需要满足的筛选条件。 仅当“指标类型”为“普通型指标”或“静态指标”时,该参数显示且为可选参数。 说明: 单击“并且满足”可以添加多条筛选条件,不同筛选条件之间为“且”、“或”的关系。 且:分析结果同时满足多条筛选条件。 或:分析结果至少满足其中一条筛选条件。 复合类型 指标的类型。仅当“指标类型”为“复合型指标”时,该参数为必填参数。 组合型:指标体系中由多个指标组合而成的指标。 同比增长率:指某个指标在当前时期与同期相比的增长率,通常用于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变化情况。 环比增长率:指某个指标在两个连续时间段内的增长率,通常用于比较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变化情况。 组合方式 指多个普通型指标组合成复合型指标的方式。仅当“复合类型”为“组合型”时,该参数为必填参数。 合并 并列 选择指标 仅当“复合类型”为“组合型”时,该参数为必填参数。 当“组合方式”为“合并”时,可以选择2~8个已发布的普通型指标。 当“组合方式”为“并列”时,可以选择2~8个已发布的普通型或静态型指标。 同比周期 指同比增长率的计算周期。仅当“复合类型”为“同比增长率”时,该参数为必填参数。 年同比:指某一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的增长或下降百分比。 月同比:指某一指标与上个月相比的增长或下降百分比。 周同比:指某一指标与上周相比的增长或下降百分比。 环比周期 指环比增长率的计算周期。仅当“复合类型”为“环比增长率”时,该参数为必填参数。 月环比:指某个月份与上一个月份相比,数据的变化百分比。 周环比:指某个星期与上一个星期相比,数据的变化百分比。 日环比:指某一天与前一天相比,数据的变化百分比。 设定普通型指标 选择已发布的普通型指标。仅当“复合类型”为“同比增长率”或“环比增长率”时,该参数为必填参数。 普通型指标作为复合型指标的组成部分,用于综合分析和比较。 静态数据 参数枚举值在“数据表管理”页面配置。仅当“指标类型”为“静态指标”时,该参数显示且为必填参数。 字段 数据表中的特定列。仅当“指标类型”为“静态指标”时,该参数显示且为必填参数。 说明: 该参数值支持多选。 排序 当数据集中有多个字段需要排序,可以指定它们的排序优先级,可以选择升序或降序排序方式。仅当“指标类型”为“静态指标”时,该参数显示且为可选参数。 数量限制 限制数据的数量。仅当“指标类型”为“静态指标”时,该参数显示且为可选参数。 预览数据 选择是否在配置过程中预览数据,以便确认配置的准确性。 表3 任务信息 参数 说明 任务类型 指定配置的任务类型。 周期性任务 一次性任务 运行周期 指定配置任务的运行周期。仅当“任务类型”为“周期性任务”时,该参数为必填参数。 月:表示每月1号运行。 周:表示每周日运行。 天:表示每天运行。 仅当“指标类型”为“普通型指标”时,任务信息显示且为必填参数。 配置完成后单击“发布”或“保存”,新建指标成功。 单击“发布”时,指标状态为“已发布”。 单击“保存”时,指标状态为“草稿”。
  • 更多操作 在权限管理页面,还可执行表1所示的操作。 表1 更多操作 操作 步骤 延期权限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我的权限”。 在“我的权限”页面的权限列表中,勾选需要延期的权限,单击“延期权限”。 在“已选中权限”区域修改有效期时间(权限最长有效期为360天),并填写审批人;在“申请信息”区域填写申请原因。 单击“提交”。 取消权限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我的权限”。 在“我的权限”页面的权限列表中,勾选需要取消的权限,单击“取消权限”。 在“权限取消”对话框中,单击“确定”。 查看我的申请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我的申请”,在“我的申请”页面的申请单列表中,可直接查看我已申请的单号状态(分为审批中、审批结束等)以及申请结果(通过、驳回等)。 单击申请单所在行“操作”列的“查看详情”,在“岗位申请状态列表”对话框可查看岗位申请详情。 说明: 对于“审批中”状态的申请单,在“操作”列单击“查看详情”,然后在“岗位申请状态列表”勾选申请的单号,单击“撤回”可撤回自己的权限申请;“审批结束”状态的申请单,不支持撤回权限申请。 查看我的权限变更记录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我的权限变更记录”。 选择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单击“查询”,可查看到自己在不同租户部门、产品、服务的岗位/角色的变更类型和变更日期。
  • 什么是KooMap云地图服务 云地图服务(KooMap)是使能数字孪生、赋能虚实融合互动的云服务,汇聚地图数据和应用生态,沉淀行业资产,打造开放平台,提供时空处理、分析、可视、虚实交互等一站式开箱即用的时空信息服务,驱动行业转型和创新。 当前KooMap推出了卫星影像生产服务、实景三维生产服务、AR地图生产服务和AR地图运行服务。 卫星影像生产服务:对原始的遥感光学卫星影像进行专业处理,生成各个行业应用可使用的成果影像数据。 实景三维生产服务: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将现实采集场景快速还原为三维世界,生成支撑各行业应用数据的数字底座。 AR地图生产服务:对外业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通过三维场景重建等自动化处理步骤,生成AR地图成果数据,供AR地图运行服务使用。 AR地图运行服务:基于高精度AR地图,提供在物理世界的厘米级高精度的视觉定位和AR导航,支持用户在物理空间中进行AR内容的展示,提供虚实交互应用体验。 父主题: 服务咨询
  • KooMap服务提供哪些公共管理功能 KooMap服务提供数据管理、工作共享空间管理、任务管理、用量统计4项公共管理功能,具体如下: 数据管理:管理各类影像和矢量数据,包括数据导入、查看、下载、迁移、查询以及删除等操作。 工作共享空间管理:把具有共同特性的数据处理任务放置在同一个工作空间,供用户协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任务管理:以任务形式对导入的影像进行处理,输出处理成功的成果数据。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在工作共享空间中创建、查询、启动、停止、归档、解归档、删除任务等操作。 用量统计:统计卫星影像生产服务/实景三维生产服务的时空专属存储、卫星影像生产服务用量、实景三维生产服务用量。 时空专属存储(卫星影像生产服务包括导入的原始卫星影像、矢量数据、生产资料和成果影像存储总量。实景三维生产服务包括用户上传的数据、数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数据以及实景三维模型成果数据的存储总量)。 卫星影像生产服务用量:统计L2、L3、L4、L5处理等级的成果影像存储用量、成功处理的次数。 实景三维生产服务用量:统计成功建模的倾斜摄影影像的像素点数量、成功处理的次数。 父主题: 数据处理
  • 修订记录 发布日期 修订记录 2024-05-17 第九十八次正式发布。 通用计算增强型,新增C7e型弹性云服务器。 2024-04-08 第九十七次正式发布。 通用计算增强型,新增C7h型弹性云服务器。 2024-03-22 第九十六次正式发布。 超高I/O型,新增D7i型弹性云服务器。 2024-02-19 第九十五次正式发布。 GPU加速型,更新GPU加速型实例支持的镜像。 2023-12-28 第九十四次正式发布。 鲲鹏通用计算增强型,新增kC2型弹性云服务器。 2023-12-20 第九十三次正式发布。 通用计算增强型,新增C7t型弹性云服务器。 2023-11-02 第九十二次正式发布。 通用计算增强型,新增C6h型弹性云服务器。 2023-10-26 第九十一次正式发布。 权限管理,删除ECS PartnerOperations系统策略。 2023-09-08 第九十次正式发布。 修改 超高I/O型,新增Ir7n、I7n型弹性云服务器。 2023-08-28 第八十九次正式发布。 修改 通用计算型,新增S7n型弹性云服务器规格商用。 通用计算增强型,新增C7n型弹性云服务器规格。 内存优化型,新增M7n型弹性云服务器规格。 2023-08-08 第八十八次正式发布。 修改 通用计算增强型,新增aC7型弹性云服务器规格。 内存优化型,新增aM7型弹性云服务器规格。 超高I/O型,新增aI7型弹性云服务器规格。 2023-05-27 第八十七次正式发布。 修改 计费说明,修改关机不计费相关描述。 2023-01-31 第八十六次正式发布。 修改 磁盘增强型,新增D7型弹性云服务器规格。 2022-11-25 第八十五次正式发布。 修改 超高I/O型,新增Ir7型弹性云服务器规格。 2022-11-15 第八十四次正式发布。 新增 责任共担 服务的访问控制 数据保护技术 审计与日志 监控安全风险 认证证书 修改 故障恢复,修改标题。 超大内存型,新增E7型弹性云服务器规格。 2022-10-27 第八十三次正式发布。 新增QingTian Enclave。 修改已停售的实例规格,增加已停售的FPGA规格。 2022-09-06 第八十二次正式发布。 超高I/O型,修改本地盘损坏的处理方法 2022-08-31 第八十一次正式发布。 权限管理,新增ECS PartnerOperations系统策略。 2022-08-29 第八十次正式发布。 通用计算型,S7型弹性云服务器规格商用。 AI加速型,新增AI加速型规格ai1s.3xlarge.2、ai1s.4xlarge.2、ai1s.5xlarge.2、ai1s.9xlarge.2。 2022-08-16 第七十九次正式发布。 新增规格支持IPv6等说明,涉及: 鲲鹏通用计算增强型 鲲鹏内存优化型 鲲鹏超高I/O型 2022-08-04 第七十八次正式发布。 超高I/O型,新增I7型弹性云服务器规格。 2022-06-17 第七十七次正式发布。 实例类型,新增X86 CPU架构和鲲鹏CPU架构的介绍。 2022-06-14 第七十六次正式发布。 超高I/O型,新增Ir3型弹性云服务器本地盘相关约束。 2022-05-20 第七十五次正式发布。 修改 AI加速型,更新图形及示例。 鲲鹏AI推理加速型,更新图形及示例。 2022-05-16 第七十四次正式发布。 GPU加速型,新增GPU加速型规格g6.xlarge.4、g6.4xlarge.4、g6.9xlarge.7和g6.18xlarge.7。 补充规格支持IPv6的描述。 2022-03-25 第七十三次正式发布。 实例类型,补充独享型和共享型实例的区别。 2022-03-21 第七十二次正式发布。 通用计算型,S7型弹性云服务器规格新增参数“辅助网卡个数上限”。 通用计算增强型,C7型弹性云服务器新增参数“辅助网卡个数上限”。 内存优化型,M7型弹性云服务器新增参数“辅助网卡个数上限”。 2021-12-31 第七十一次正式发布。 通用计算型,S7型弹性云服务器规格公测。 2021-11-19 第七十次正式发布。 通用计算增强型,C7型弹性云服务器商用。 2021-11-15 第六十九次正式发布。 内存优化型,新增M7型弹性云服务器规格。 2021-11-02 第六十八次正式发布 镜像类型,更新公共镜像的描述信息。 2021-08-11 第六十七次正式发布 超大内存型,修改E3的基频/睿频比。 2021-07-08 第六十六次正式发布 X86实例规格章节,补充实例类型总览。 新增故障恢复。 弹性云服务器与其他服务的关系,修改ECS和其他服务关系的示意图。 2021-06-17 第六十五次正式发布 GPU加速型,新增P2s型弹性云服务器。 2021-05-29 第六十四次正式发布 通用计算增强型,新增C7型弹性云服务器规格。 2021-05-08 第六十三次正式发布 内存优化型,新增裸金属类型规格m6.22xlarge.8.physical。 2021-03-29 第六十二次正式发布 GPU加速型,G6v型弹性云服务器的规格公测。 2021-01-20 第六十一次正式发布 GPU加速型,补充单卡Cuda Core数量、单卡GPU性能。 2021-01-15 第六十次正式发布 磁盘增强型,修改D3型云服务器规格的最大带宽/基准带宽(Gbps)。 超高I/O型,修改I3型云服务器规格的最大带宽/基准带宽(Gbps)。 2020-12-01 第五十九次正式发布 GPU加速型,下线G6.10xlarge.7、G6.20xlarge.7。 GPU加速型,新增G6.6xlarge.4。 2020-11-23 第五十八次正式发布 通用计算增强型,新增规格c6.22xlarge.2、c6.22xlarge.4。 2020-11-02 第五十七次正式发布 新增Hypervisor安全。 2020-10-22 第五十六次正式发布 超大内存型,补充E3的网卡多队列数。 磁盘增强型,补充D3的网卡个数上限。 2020-09-14 第五十五次正式发布 超高I/O型,修改Ir3型弹性云服务器的规格的最大带宽/基准带宽(Gbps)、最大收发包能力(万PPS)。 AI加速型,新增AI推理加速增强I型Ai1s。 2020-09-07 第五十四次正式发布 鲲鹏AI推理加速型,新增KAi1s型弹性云服务器。 2020-08-31 第五十三次正式发布 通用计算增强型,新增规格c6.22xlarge.2.physical、c6.22xlarge.4.physical。 2020-08-20 第五十二次正式发布 调整实例章节手册结构,拆分为实例规格(X86)、实例规格(鲲鹏)。 2020-08-05 第五十一次正式发布 超大内存型,补充E3实例的QOS数据。 2020-07-21 第五十次正式发布 GPU加速型,新增G6型弹性云服务器。 2020-06-01 第四十九次正式发布 磁盘增强型,新增D6型弹性云服务器。 2020-05-26 第四十八次正式发布 新增主机安全。 2020-04-22 第四十七次正式发布 GPU加速型,Pi2型弹性云服务器下线pi2.xlarge.4,pi2.3xlarge.4规格。 2020-04-02 第四十六次正式发布 超高I/O型,新增Ir3型弹性云服务器。 鲲鹏超高I/O型,新增Ki1型弹性云服务器。 GPU加速型,Pi2型弹性云服务器的规格新增pi2.xlarge.4,pi2.3xlarge.4。 2020-03-28 第四十五次正式发布 权限管理补充Server Administrator相关说明。 权限管理,IAM公测结束,删除申请公测的说明。 新增计费说明。 2020-03-23 第四十四次正式发布 超高I/O型新增i3.16xlarge.8。 2020-02-13 第四十三次正式发布 通用计算增强型,新增C6s通用计算增强型云服务器。 通用计算增强型,C6规格新增c6.12xlarge.2、c6.12xlarge.4 2020-02-07 第四十二次正式发布 权限管理,修改ECS系统权限策略名称。 2020-01-20 第四十一次正式发布 磁盘增强型,修改D2使用须知,删除“不支持重装、切换操作系统”的约束。 超高I/O型,修改I3使用须知,删除“不支持重装、切换操作系统”的约束。 2019-12-05 第四十次正式发布 AI加速型,AI实例商用。 2019-11-15 第三十九次正式发布 修改“Intel Xeon Cascade Lake CPU”名称为“第二代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 修改“Intel Xeon SkyLake CPU”名称为“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 2019-11-08 第三十八次正式发布 通用计算型s6.small.1、s6.medium.2的网卡个数上限。 2019-10-29 第三十七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内存优化型,新增M6型弹性云服务器规格。 2019-10-24 第三十六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通用入门型,新增网卡个数上限。 2019-10-10 第三十五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权限管理,新增ECS系统策略内容。 超高I/O型,删除I3型弹性云服务器安装NVMe驱动的描述。 2019-09-30 第三十四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磁盘增强型,新增D3型弹性云服务器规格。 规范化修改资料架构图。 2019-09-23 第三十三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磁盘增强型,新增D2型弹性云服务器SAS HDD单盘指标。 2019-09-12 第三十二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鲲鹏通用计算增强型,规格名新增kc1.small.1。 新增鲲鹏内存优化型。 2019-09-09 第三十一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鲲鹏通用计算增强型,规格名称rc6更名为kc1。 鲲鹏通用计算增强型,修改最大带宽/基准带宽和最大收发包能力。 GPU加速型,新增计算加速型P2vs、推理加速型Pi2。 2019-08-30 第三十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规格清单(X86)调整规格顺序。 GPU加速型下线G5r实例。 2019-08-19 第二十九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AI加速型修改Ai1实例支持的操作系统。 2019-08-13 第二十八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GPU加速型上线G5r实例。 GPU加速型G5实例下线g5.xlarge.2、g5.2xlarge.2、g5.2xlarge.4、g5.4xlarge.4规格。 2019-08-01 第二十七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GPU加速型上线G5实例。 2019-07-26 第二十六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AI加速型修改MindStudio工具下载地址。 2019-07-12 第二十五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新增鲲鹏通用计算增强型。 弹性云服务器的优势 弹性云服务器应用场景 什么是弹性云服务器?新增“为什么选择弹性云服务器”。 什么是弹性云服务器?修改ECS产品结构图。 手册结构调整。 实例生命周期删除“API对应的状态”。 2019-06-12 第二十四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新增权限管理。 2019-06-03 第二十三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新增CPU积分计算方法。 2019-05-22 第二十二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新增弹性云服务器使用须知和使用限制。 修改区域和可用区。 2019-05-16 第二十一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通用计算型,s6、sn3弹性云服务器规格补充网卡个数上限。 通用计算增强型,c3ne、c6弹性云服务器规格补充网卡个数上限。 内存优化型,M3ne弹性云服务器规格补充网卡个数上限。 超大内存型,E3弹性云服务器规格补充网卡个数上限。 超高I/O型,I3弹性云服务器规格补充网卡个数上限。 2019-05-13 第二十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AI加速型,修改最大带宽/基准带宽。 超高I/O型,补充I3型弹性云服务器NVMe单盘指标。 2019-04-25 第十九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弹性云服务器与其他服务的关系章节,补充云硬盘备份相关内容。 超大内存型章节修改E1和E2适用场景。 2019-03-29 第十八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通用计算型章节,下线s6.4xlarge.2和s6.4large.4。 修改服务的访问控制章节。 2019-03-12 第十七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新增 规格清单(X86) 2019-03-01 第十六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通用计算增强型,新增c6型弹性云服务器。 2019-02-21 第十五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内存优化型,新增规格m3ne.3xlarge.8、m3ne.6xlarge.8。 超大内存型,新增规格e3.26xlarge.14、e3.52xlarge.14、e3.52xlarge.20。 2019-02-18 第十四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修改 AI加速型 弹性云服务器与其他服务的关系。 2019-01-18 第十三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新增 AI加速型 通用计算型新增s6型弹性云服务器。 修改 GPU加速型。 2018-12-22 第十二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修改 FPGA加速型,FPGA加速型云服务器公测转商用。 2018-12-10 第十一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修改 GPU加速型,上线G5型、P2v型弹性云服务器,下线P2型弹性云服务器。 2018-11-19 第十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增加 竞价计费型实例功能上线华南区公测。 修改 超大内存型,上线E3型弹性云服务器。 超高性能计算型,下线Hi3型弹性云服务器。 2018-10-29 第九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修改 磁盘增强型,最多支持挂载60块盘。 超高I/O型,最多支持挂载60块盘。 GPU加速型,规格为pi1.2xlarge.4、pi1.4xlarge.4、pi1.8xlarge.4的PI1型云服务器支持自动恢复功能。 2018-08-13 第八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修改 GPU加速型,新增Pi1型云服务器的计费说明。 2018-08-03 第七次正式发布。 本次更新说明如下: 增加 通用入门型 超大内存型 修改 GPU加速型 FPGA加速型,带FPGA卡的云服务器关机后继续计费。 2018-07-10 第六次正式发布。 本次更新说明如下: 修改 FPGA加速型,新增公测规格fp1.16xlarge.11.dev和fp1c.16xlarge.11.dev。 通用计算增强型,新增规格c3.3xlarge.2、c3.6xlarge.2、c3.3xlarge.4、c3.6xlarge.4。 内存优化型,新增规格m3.3xlarge.8、m3.6xlarge.8。 高性能计算型,新增规格h3.3xlarge.2、h3.6xlarge.2、h3.3xlarge.4、h3.6xlarge.4。 2018-07-02 第五次正式发布。 本次更新说明如下: 增加 支持网络QoS特性。 修改 超高I/O型,I3型弹性云服务器正式商用上线。 GPU加速型,新增3款PI1实例规格。 实例类型,支持网络QoS特性。 2018-06-11 第四次正式发布。 本次更新说明如下: 修改 磁盘增强型、超高I/O型,对于I3型、D2型弹性云服务器,最多可以挂载24块VBD盘、30块SCSI盘。 磁盘增强型,补充D2型云服务器的使用须知,建议用户使用wwn号进行本地盘的相关操作。 上线C3ne、M3ne、Sn3、Hi3型弹性云服务器。 2018-05-25 第三次正式发布。 本次更新说明如下: 修改 GPU加速型,增加规格g1.2xlarge.8。 2018-04-05 第二次正式发布。 本次更新说明如下: 增加 各规格弹性云服务器的虚拟化类型。 修改 GPU加速型 FPGA加速型 2018-01-26 第一次正式发布。
  • 初始化新挂载的磁盘 登录云服务器,执行以下命令获取自动初始化磁盘脚本。 wget https://ecs-instance-driver.obs.cn-north-1.myhuaweicloud.com/datadisk/LinuxVMDataDiskAutoInitialize.sh 如果回显异常,请检查云服务器是否绑定弹性公网IP。除华北-北京一外的区域,绑定弹性公网IP后才能获取脚本。 修改自动初始化磁盘脚本权限 chmod +x LinuxVMDataDiskAutoInitialize.sh 执行初始化脚本自动检测待初始化的数据盘。 ./LinuxVMDataDiskAutoInitialize.sh 脚本将自动检测当前在服务器上除系统盘之外的盘符并显示出来,如/dev/vdb,然后需要输入要执行的盘符,例如 /dev/vdb。 图1 自动检测磁盘 输入盘符并回车后,脚本将自动执行硬盘的创建分区与格式化。 图2 输入盘符 根据提示输入磁盘需要挂载的路径,比如/data-test。 图3 输入磁盘挂载的路径 等待脚本自动挂载并设置为开机自动挂载后,就完成了磁盘创建分区格式化和挂载磁盘的工作。 图4 完成磁盘分区格式化
  • 初始化已使用的磁盘 登录云服务器,执行以下命令获取自动初始化磁盘脚本。 wget https://ecs-instance-driver.obs.cn-north-1.myhuaweicloud.com/datadisk/LinuxVMDataDiskAutoInitialize.sh 修改自动初始化磁盘脚本权限 chmod -x LinuxVMDataDiskAutoInitialize.sh 执行初始化脚本自动检测待初始化的数据盘。 sh LinuxVMDataDiskAutoInitialize.sh 脚本会自动检测出您选择的磁盘已经被挂载并显示出挂载的位置,根据提示选择是否卸载磁盘,输入“y ”为确定卸载,输入“n”则退出脚本。此处选择“y”继续后续的初始化操作。 图5 卸载磁盘 成功卸载磁盘后根据提示选择是否开始格式化磁盘,输入“y”为确定格式化,输入“n”则退出脚本。 图6 开始格式化磁盘 成功格式化磁盘后将会自动执行磁盘的创建分区与格式化,根据提示输入这个磁盘需要挂载的位置,比如/data-test。 图7 输入磁盘挂载路径 等待脚本自动挂载并设置为开机自动挂载后,就完成了磁盘创建分区格式化和挂载磁盘的工作。 图8 完成磁盘分区格式化与磁盘挂载
  • 操作场景 单独新购买的磁盘为数据盘,可以在磁盘列表中看到磁盘属性为“数据盘”,磁盘状态为“可用”。此时需要将该数据盘挂载给云服务器使用。 系统盘必须随云服务器一同购买,并且会自动挂载,可以在磁盘列表中看到磁盘属性为“系统盘”,磁盘状态为“正在使用”。当系统盘从云服务器上卸载后,此时系统盘的磁盘属性变为“启动盘”,磁盘状态变为“可用”。 卸载后的系统盘即为启动盘,根据您选择的挂载点不同,启动盘可以重新挂载给云服务器用作系统盘或者数据盘。 本章节指导用户挂载非共享磁盘,非共享磁盘只可以挂载至1台云服务器。
  • 操作场景 本文以弹性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12 R2 Standard 64bit”、磁盘容量为3 TiB举例,提供容量大于2 TiB的Windows数据盘的初始化操作指导。 MBR格式分区支持的磁盘最大容量为2 TiB,GPT分区表最大支持的磁盘容量为18 EiB,因此当为容量大于2 TiB的磁盘分区时,请采用GPT分区方式。具体操作请参见初始化容量大于2TiB的Windows数据盘(Windows 2008)。关于磁盘分区形式的更多介绍,请参见初始化数据盘场景及磁盘分区形式介绍。 不同弹性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的格式化操作可能不同,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步骤和差异请参考对应的弹性云服务器操作系统的产品文档。 首次使用磁盘时,如果您未参考本章节对磁盘执行初始化操作,主要包括创建分区和文件系统等操作,那么当后续扩容磁盘时,新增容量部分的磁盘可能无法正常使用。
  • 操作场景 本文以弹性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8 R2 Enterprise 64bit”为例,提供磁盘的初始化操作指导。 MBR格式分区支持的磁盘最大容量为2 TiB,GPT分区表最大支持的磁盘容量为18 EiB,因此当为容量大于2 TiB的磁盘分区时,请采用GPT分区方式。具体操作请参见初始化容量大于2TiB的Windows数据盘(Windows 2008)。关于磁盘分区形式的更多介绍,请参见初始化数据盘场景及磁盘分区形式介绍。 不同弹性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的格式化操作可能不同,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步骤和差异请参考对应的弹性云服务器操作系统的产品文档。 首次使用磁盘时,如果您未参考本章节对磁盘执行初始化操作,主要包括创建分区和文件系统等操作,那么当后续扩容磁盘时,新增容量部分的磁盘可能无法正常使用。
  • 操作流程 专属分布式存储的基本操作流程如入门流程所示。 图1 入门流程 使用专属分布式存储服务前,需要先申请存储池,请参见申请存储池。一个专属云下可申请多个存储池。 专属分布式存储服务的存储能力由磁盘实现,存储池申请成功后,需要在存储池中创建磁盘后才可使用,请参见创建磁盘。 将创建的磁盘挂载至云服务器,请参见: 挂载非共享磁盘 挂载共享磁盘 磁盘挂载至云服务器后,还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登录云服务器初始化后才可以使用。初始化场景介绍及方法请参见: 初始化数据盘场景及磁盘分区形式介绍 Windows: 初始化Windows数据盘(Windows 2008) 初始化Windows数据盘(Windows 2019) 初始化容量大于2TB的Windows数据盘(Windows 2008) 初始化容量大于2TB的Windows数据盘(Windows 2012) Linux 初始化Linux数据盘(fdisk) 初始化Linux数据盘(parted) 初始化容量大于2TB的Linux数据盘(parted)
  •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磁盘分区 您可以通过配置fstab文件,设置弹性云服务器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磁盘分区。已有数据的弹性云服务器也可以进行设置,该操作不会影响现有数据。 本文介绍如何在fstab文件中使用UUID来设置自动挂载磁盘分区。不建议采用在“/etc/fstab”直接指定设备名(比如/dev/vdb1)的方法,因为云中设备的顺序编码在关闭或者开启弹性云服务器过程中可能发生改变,例如/dev/vdb1可能会变成/dev/vdb2,可能会导致弹性云服务器重启后不能正常运行。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是Linux系统为磁盘分区提供的唯一的标识字符串。 执行如下命令,查询磁盘分区的UUID。 blkid 磁盘分区 以查询磁盘分区“/dev/vdb1”的UUID为例: blkid /dev/vdb1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test-0001 ~]# blkid /dev/vdb1 /dev/vdb1: UUID="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TYPE="ext4" 记录下回显中磁盘分区“/dev/vdb1”的UUID,方便后续步骤使用。 执行以下命令,使用VI编辑器打开“fstab”文件。 vi /etc/fstab 按“i”,进入编辑模式。 将光标移至文件末尾,按“Enter”,添加如下内容。 UUID=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mnt/sdc ext4 defaults 0 2 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参数说明如下: 第一列为UUID,此处填写1中查询到的磁盘分区的UUID。 第二列为磁盘分区的挂载目录,可以通过df -TH命令查询。 第三列为磁盘分区的文件系统格式, 可以通过df -TH命令查询。 第四列为磁盘分区的挂载选项,此处通常设置为defaults即可。 第五列为Linux dump备份选项。 0表示不使用Linux dump备份。现在通常不使用dump备份,此处设置为0即可。 1表示使用Linux dump备份。 第六列为fsck选项,即开机时是否使用fsck检查磁盘。 0表示不检验。 挂载点为(/)根目录的分区,此处必须填写1。 根分区设置为1,其他分区只能从2开始,系统会按照数字从小到大依次检查下去。 按“ESC”后,输入“:wq”,按“Enter”。 保存设置并退出编辑器。 执行以下步骤,验证自动挂载功能。 执行如下命令,卸载已挂载的分区。 umount 磁盘分区 命令示例: umount /dev/vdb1 执行如下命令,将“/etc/fstab”文件所有内容重新加载。 mount -a 执行如下命令,查询文件系统挂载信息。 mount | grep 挂载目录 命令示例: mount | grep /mnt/sdc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说明自动挂载功能生效: root@ecs-test-0001 ~]# mount | grep /mnt/sdc /dev/vdb1 on /mnt/sdc type ext4 (rw,relatime,data=ordered)
  • 操作场景 本文以弹性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为“CentOS 7.4 64位”为例,采用Parted分区工具为数据盘设置分区。 MBR支持的磁盘最大容量为2 TiB,GPT最大支持的磁盘容量为18 EiB,因此当您初始化容量大于2 TiB的磁盘时,分区形式请采用GPT。 fdisk分区工具只适用于MBR分区,parted工具适用于MBR分区和GPT分区。关于磁盘分区形式的更多介绍,请参见初始化数据盘场景及磁盘分区形式介绍。 不同弹性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的格式化操作可能不同,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步骤和差异请参考对应的弹性云服务器操作系统的产品文档。 首次使用磁盘时,如果您未参考本章节对磁盘执行初始化操作,主要包括创建分区和文件系统等操作,那么当后续扩容磁盘时,新增容量部分的磁盘可能无法正常使用。
  •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磁盘分区 您可以通过配置fstab文件,设置弹性云服务器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磁盘分区。已有数据的弹性云服务器也可以进行设置,该操作不会影响现有数据。 本文介绍如何在fstab文件中使用UUID来设置自动挂载磁盘分区。不建议采用在“/etc/fstab”直接指定设备名(比如/dev/vdb1)的方法,因为云中设备的顺序编码在关闭或者开启弹性云服务器过程中可能发生改变,例如/dev/vdb1可能会变成/dev/vdb2,可能会导致弹性云服务器重启后不能正常运行。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是Linux系统为磁盘分区提供的唯一的标识字符串。 执行如下命令,查询磁盘分区的UUID。 blkid 磁盘分区 以查询磁盘分区“/dev/vdb1”的UUID为例: blkid /dev/vdb1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test-0001 ~]# blkid /dev/vdb1 /dev/vdb1: UUID="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TYPE="ext4" 记录下回显中磁盘分区“/dev/vdb1”的UUID,方便后续步骤使用。 执行以下命令,使用VI编辑器打开“fstab”文件。 vi /etc/fstab 按“i”,进入编辑模式。 将光标移至文件末尾,按“Enter”,添加如下内容。 UUID=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mnt/sdc ext4 defaults 0 2 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参数说明如下: 第一列为UUID,此处填写1中查询到的磁盘分区的UUID。 第二列为磁盘分区的挂载目录,可以通过df -TH命令查询。 第三列为磁盘分区的文件系统格式, 可以通过df -TH命令查询。 第四列为磁盘分区的挂载选项,此处通常设置为defaults即可。 第五列为Linux dump备份选项。 0表示不使用Linux dump备份。现在通常不使用dump备份,此处设置为0即可。 1表示使用Linux dump备份。 第六列为fsck选项,即开机时是否使用fsck检查磁盘。 0表示不检验。 挂载点为(/)根目录的分区,此处必须填写1。 根分区设置为1,其他分区只能从2开始,系统会按照数字从小到大依次检查下去。 按“ESC”后,输入“:wq”,按“Enter”。 保存设置并退出编辑器。 执行以下步骤,验证自动挂载功能。 执行如下命令,卸载已挂载的分区。 umount 磁盘分区 命令示例: umount /dev/vdb1 执行如下命令,将“/etc/fstab”文件所有内容重新加载。 mount -a 执行如下命令,查询文件系统挂载信息。 mount | grep 挂载目录 命令示例: mount | grep /mnt/sdc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说明自动挂载功能生效: root@ecs-test-0001 ~]# mount | grep /mnt/sdc /dev/vdb1 on /mnt/sdc type ext4 (rw,relatime,data=ordered)
  • 操作场景 本文以弹性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为“CentOS 7.4 64位”为例,采用fdisk分区工具为数据盘设置分区。 MBR支持的磁盘最大容量为2 TiB,GPT最大支持的磁盘容量为18 EiB,因此当您初始化容量大于2 TiB的磁盘时,分区形式请采用GPT。 fdisk分区工具只适用于MBR分区,parted工具适用于MBR分区和GPT分区。关于磁盘分区形式的更多介绍,请参见初始化数据盘场景及磁盘分区形式介绍。 不同弹性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的格式化操作可能不同,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步骤和差异请参考对应的弹性云服务器操作系统的产品文档。 首次使用磁盘时,如果您未参考本章节对磁盘执行初始化操作,主要包括创建分区和文件系统等操作,那么当后续扩容磁盘时,新增容量部分的磁盘可能无法正常使用。
  •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磁盘分区 您可以通过配置fstab文件,设置弹性云服务器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磁盘分区。已有数据的弹性云服务器也可以进行设置,该操作不会影响现有数据。 本文介绍如何在fstab文件中使用UUID来设置自动挂载磁盘分区。不建议采用在“/etc/fstab”直接指定设备名(比如/dev/vdb1)的方法,因为云中设备的顺序编码在关闭或者开启弹性云服务器过程中可能发生改变,例如/dev/vdb1可能会变成/dev/vdb2,可能会导致弹性云服务器重启后不能正常运行。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是Linux系统为磁盘分区提供的唯一的标识字符串。 执行如下命令,查询磁盘分区的UUID。 blkid 磁盘分区 以查询磁盘分区“/dev/vdb1”的UUID为例: blkid /dev/vdb1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test-0001 ~]# blkid /dev/vdb1 /dev/vdb1: UUID="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TYPE="ext4" 记录下回显中磁盘分区“/dev/vdb1”的UUID,方便后续步骤使用。 执行以下命令,使用VI编辑器打开“fstab”文件。 vi /etc/fstab 按“i”,进入编辑模式。 将光标移至文件末尾,按“Enter”,添加如下内容。 UUID=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mnt/sdc ext4 defaults 0 2 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参数说明如下: 第一列为UUID,此处填写1中查询到的磁盘分区的UUID。 第二列为磁盘分区的挂载目录,可以通过df -TH命令查询。 第三列为磁盘分区的文件系统格式, 可以通过df -TH命令查询。 第四列为磁盘分区的挂载选项,此处通常设置为defaults即可。 第五列为Linux dump备份选项。 0表示不使用Linux dump备份。现在通常不使用dump备份,此处设置为0即可。 1表示使用Linux dump备份。 第六列为fsck选项,即开机时是否使用fsck检查磁盘。 0表示不检验。 挂载点为(/)根目录的分区,此处必须填写1。 根分区设置为1,其他分区只能从2开始,系统会按照数字从小到大依次检查下去。 按“ESC”后,输入“:wq”,按“Enter”。 保存设置并退出编辑器。 执行以下步骤,验证自动挂载功能。 执行如下命令,卸载已挂载的分区。 umount 磁盘分区 命令示例: umount /dev/vdb1 执行如下命令,将“/etc/fstab”文件所有内容重新加载。 mount -a 执行如下命令,查询文件系统挂载信息。 mount | grep 挂载目录 命令示例: mount | grep /mnt/sdc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说明自动挂载功能生效: root@ecs-test-0001 ~]# mount | grep /mnt/sdc /dev/vdb1 on /mnt/sdc type ext4 (rw,relatime,data=ordered)
共1000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