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用户手册

  • 字符类型 GaussDB支持的字符类型如表1所示 。字符串操作符和相关的内置函数请参见字符处理函数和操作符。 表1 字符类型 名称 描述 存储空间 CHAR(n) CHARACTER(n) NCHAR(n) 定长字符串,不足补空格。n是指字节长度,如不带精度n,默认精度为1。 n最大为10485760(即10MB)。 当sql_compatibility = 'MYSQL'时,设置参数b_format_version = '5.7'、b_format_dev_version = 's1'后: 类型:n指字符长度,区间[0,10485760]。如不带精度n,默认精度为1。定长字符串,不足补充空格。 输入: 作为表列和临时变量的数据类型:输入字符串字符个数在范围内可以正常输入,sql_mode参数值包含“strict_trans_tables”时,超过范围直接报错,否则按n最大字符长度截断处理并告警。 输出: 作为表列和临时变量的数据类型:sql_mode参数值包含“pad_char_to_full_length”时,输出带有尾部空格的字符串,否则输出不带尾部空格的字符串。 作为函数参数和返回值,存储过程的参数:不支持长度校验(例如:自定义函数入参为CHAR(5)类型,输入一个字符串'123456',不校验长度,可以直接传入参数)。 最大为10M个字符。 VARCHAR(n) CHARACTER VARYING(n) 变长字符串。PG兼容模式下,n是字符长度。其他兼容模式下,n是指字节长度。 n最大为10485760(即10MB)。 不带n最大存储长度为1GB-85-前n列长度,比如(a int, b varchar)最大长度为1GB-85-4=1,073,741,735‬。 当sql_compatibility = 'MYSQL'时,设置参数b_format_version = '5.7'、b_format_dev_version = 's1'后: n指字节长度,区间[0,10485760],如不带精度n,默认为不限制长度,长度与TEXT类型相同。 输入: 作为表列和临时变量的数据类型:输入字符串字符个数在范围内可以正常输入,sql_mode参数值包含“strict_trans_tables”时,超过范围直接报错,否则按n最大字符长度截断处理并告警。 输出:原字符串输出。 带有n最大为10M个字符,不带n的情况最大存储长度为1GB-85-前n列长度,比如(a int, b varchar)最大长度为1GB-85-4=1,073,741,735‬。 VARCHAR2(n) 变长字符串。是VARCHAR(n)类型的别名。 n最大为10485760(即10MB)。 不带n最大存储长度为1GB-85-前n列长度,比如(a int, b varchar)最大长度为1GB-85-4=1,073,741,735‬。 NVARCHAR2(n) 变长字符串。在SQL_ASCII字符集下,n表示的字节;在非SQL_ASCII字符集下,n表示的是字符。 n最大为10485760(即10MB)。 不带n最大存储长度为1GB-85-前n列长度,比如(a int, b varchar)最大长度为1GB-85-4=1,073,741,735‬。 TEXT 变长字符串。 最大为1GB-1,但还需要考虑到列描述头信息的大小,以及列所在元组的大小限制(也小于1GB-1),因此TEXT类型最大值可能小于1GB-1。 CLOB 文本大对象。 在ustore下,最大为1GB-1,但还需要考虑到列描述头信息的大小,以及列所在元组的大小限制(也小于1GB-1),因此CLOB类型最大值可能小于1GB-1。 TINYTEXT MEDIUMTEXT LONGTEXT 当sql_compatibility = 'MYSQL'时,设置参数b_format_version = '5.7'、b_format_dev_version = 's1'后可以使用这些类型。 类型转换成TEXT类型,使用场景与TEXT类型相同。 最大为1GB-1,但还需要考虑到列描述头信息的大小,以及列所在元组的大小限制(也小于1GB-1),因此TEXT类型最大值可能小于1GB-1。 除了每列的大小限制以外,每个元组的总大小也不可超过1GB-1字节,主要受列的控制头信息、元组控制头信息以及元组中是否存在NULL字段等影响。 NCHAR为bpchar类型的别名,VARCHAR2(n)为VARCHAR(n)类型的别名。 超过1GB的clob只有dbe_lob相关高级包支持,系统函数不支持大于1GB clob。 在A兼容模式下,默认将接收到的空字符串转换为null。 GaussDB还支持另外两种定长字符类型,如表2所示。name类型只用在内部系统表中,作为存储标识符,不建议普通用户使用。该类型长度当前定为64字节(63可用字符加结束符)。类型“char”只用了一个字节的存储空间,在系统内部主要用于系统表,主要作为简单化的枚举类型使用。 表2 特殊字符类型 名称 描述 存储空间 name 用于对象名的内部类型。 64字节。 "char" 单字节内部类型。 1字节。 父主题: 数据类型
  • WAIT_EVENTS WAIT_EVENTS显示当前节点wait event的相关统计信息,如表1所示。内核中关键的事件信息见表2。或从视图wait_event_info中查看系统中所有的事件列表。关于每种事务锁对业务的影响程度,请参考LOCK语法小节的详细描述。 表1 WAIT_EVENTS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nodename text 节点名称。 type text event类型。 event text event名称。 wait bigint 等待次数。 failed_wait bigint 失败的等待次数。 total_wait_time bigint 总等待时间(单位:微秒)。 avg_wait_time bigint 平均等待时间(单位:微秒)。 max_wait_time bigint 最大等待时间(单位:微秒)。 min_wait_time bigint 最小等待时间(单位:微秒)。 last_updated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最后一次更新该事件的时间。 父主题: Wait Events
  • ADM_SYNONYMS ADM_SYNONYMS视图显示数据库中所有同义词的信息。默认只有系统管理员权限才可以访问。该视图同时存在于PG_CATALOG和SYS Schema下。 表1 ADM_SYNONYMS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owner text 同义词的所有者。PUBLIC同义词的所有者为PUBLIC。 schema_name text 同义词所属模式名。PUBLIC同义词的所属模式名NULL。 synonym_name text 同义词的名称。 table_owner text 关联对象的所有者。尽管该列称为table_owner,但它拥有的该关联对象不一定是表,可以是任何数据库通用对象,例如视图、存储过程、同义词等。 table_name text 关联对象名。尽管该列称为table_name,但此关联对象不一定是表,可以是任何数据库通用对象,例如视图、存储过程、同义词等。 table_schema_name text 关联对象所属的模式名。尽管该列称为table_schema_name,但此Schema下的该关联对象不一定是表,可以是任何数据库通用对象,例如视图、存储过程、同义词等。 父主题: 其他系统视图
  • STAT_ALL_TABLES 显示数据库当前节点每个表(包括TOAST表)的状态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STAT_ALL_TABLES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relid oid 表的OID。 schemaname name 该表所在的Schema名。 relname name 表名。 seq_scan bigint 该表发起的顺序扫描数。 seq_tup_read bigint 顺序扫描抓取的活跃行数。 idx_scan bigint 该表发起的索引扫描数。 idx_tup_fetch bigint 索引扫描抓取的活跃行数。 n_tup_ins bigint 插入行数。 n_tup_upd bigint 更新行数。 n_tup_del bigint 删除行数。 n_tup_hot_upd bigint HOT更新行数(即没有更新索引列的行数)。 n_live_tup bigint 估计活跃行数。 n_dead_tup bigint 估计不活跃行数。 last_vacuum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最后一次该表是手动清理的(不计算VACUUM FULL)的时间。 last_autovacuum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上次被autovacuum守护线程清理的时间。 last_analyze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上次手动分析该表的时间。 last_autoanalyze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上次被autovacuum守护线程分析时间。 vacuum_count bigint 该表被手动清理的次数(不计算VACUUM FULL)。 autovacuum_count bigint 该表被autovacuum清理的次数。 analyze_count bigint 该表被手动分析的次数。 autoanalyze_count bigint 该表被autovacuum守护线程分析的次数。 last_updated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视图中该对象监控数据最后一次更新的时间。 父主题: Object
  • 驱动类 在创建数据库连接之前,需要加载数据库驱动类“com.huawei.gaussdb.jdbc.Driver”。 由于GaussDB在JDBC的使用上与PG的使用方法保持兼容,所以同时在同一进程内使用两个JDBC驱动的时候,可能会造成类名冲突。 本版本JDBC不再支持IAM认证功能。 GaussDB JDBC驱动主要做了以下特性的增强: 支持SHA256加密方式登录。 支持对接实现sf4j接口的第三方日志框架。 支持连接级别的分布式负载均衡。 支持容灾切换。
  • 环境类 客户端需配置JDK1.8。JDK是跨平台的,支持Windows、Linux等多种平台,下面以Windows为例,介绍JDK配置流程: DOS窗口(windows下的命令提示符)输入“java -version”,查看JDK版本,确认为JDK1.8版本。如果未安装JDK,请下载安装包并安装。 右键单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 在“系统”页面左侧导航栏单击“高级系统设置”。 在“系统属性”页面,“高级”页签上单击“环境变量”。 在“环境变量”页面上,“系统变量”区域单击“新建”或“编辑”,设置如下变量名和变量值。变量说明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说明 变量名 操作 变量值 JAVA_HOME 若存在,则单击“编辑”。 若不存在,则单击“新建”。 JAVA的安装目录。 例如:C:\Program Files\Java\jdk1.8.0_131。 Path 单击“编辑”。 若配置了JAVA_HOME,则在变量值的最前面加上: %JAVA_HOME%\bin。 若未配置JAVA_HOME,则在变量值的最前面加上 JAVA安装的全路径: C:\Program Files\Java\jdk1.8.0_131\bin。 CLASSPATH 单击“新建”。 %JAVA_HOME%\lib;%JAVA_HOME%\lib\tools.jar。 单击“确定”,并依次关闭各窗口。
  • 参数说明 参数 参数说明 ctx 表示给定的上下文。 query 被执行的sql语句。 args 被执行sql语句需要绑定的参数。支持按位置绑定和按名称绑定,详情见DB类型中的示例。 Query类接口Query()、QueryContext()、QueryRow()、QueryRowContext()通常用于查询语句,如SELECT语句。操作语句使用Exec()接口执行,若非查询语句通过Query类接口执行,则执行结果可能与预期不符,因此不建议使用Query类接口执行非查询语句,例如UPDATE/INSERT等。 使用Query类接口执行查询语句的结果需要通过type Rows中Next()接口获取,若不通过Next()接口获取,可能会产生不可预期的错误。
  • DB_SUBPART_KEY_COLUMNS DB_SUBPART_KEY_COLUMNS视图显示了当前用户可访问的二级分区表或分区索引的分区键列的相关信息。该视图所有用户可访问,显示当前用户可访问的所有信息。该视图同时存在于PG_CATALOG和SYS Schema下。分布式暂不支持二级分区表,该视图所有字段值为NULL。 表1 DB_SUBPART_KEY_COLUMNS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owner character varying(128) 暂不支持,值为NULL。 name character varying(128) 暂不支持,值为NULL。 object_type character varying(128) 暂不支持,值为NULL。 column_name character varying(4000) 暂不支持,值为NULL。 column_position numeric 暂不支持,值为NULL。 collated_column_id numeric 暂不支持,值为NULL。 父主题: 分区表
  • 提示信息函数 report_application_error() 描述:PL执行过程中,可以使用此函数来抛ERROR。 返回值类型:void 表1 report_application_error参数说明 参数 类型 说明 是否必选 log text error消息的内容。 是 code int4 error消息对应的error code,范围为:-20999 ~ -20000。 否 父主题: 函数和操作符
  • PG_AGGREGATE PG_AGGREGATE系统表存储与聚集函数有关的信息。PG_AGGREGATE里的每条记录都是一条pg_proc里面的记录的扩展。PG_PROC记录承载该聚集的名称、输入和输出数据类型,以及其它一些和普通函数类似的信息。 表1 PG_AGGREGATE字段 名称 类型 引用 描述 aggfnoid regproc PG_PROC.proname 此聚集函数的PG_PROC proname。 aggtransfn regproc PG_PROC.proname 转换函数。 aggcollectfn regproc PG_PROC.proname 收集函数。 aggfinalfn regproc PG_PROC.proname 最终处理函数(如果没有则为零)。 aggsortop oid PG_OPERATOR.oid 关联排序操作符(如果没有则为零)。 aggtranstype oid PG_TYPE.oid 此聚集函数的内部转换(状态)数据的数据类型。 可能取值及其含义见于pg_type.h中诸type定义,主要分为多态(isPolymorphicType)和非多态两类。 agginitval text - 转换状态的初始值。这是一个文本数据域,它包含初始值的外部字符串表现形式。如果数据域是null,则转换状态值从null开始。 agginitcollect text - 收集状态的初始值。这是一个文本数据域,它包含初始值的外部字符串表现形式。如果数据域是null,则收集状态值从null开始。 aggkind "char" - 此聚集函数类型: 'n' :表示Normal Agg 'o' :表示Ordered Set Agg aggnumdirectargs smallint - Ordered Set Agg类型聚集函数的直接参数(非聚集相关参数)数量。对Normal Agg类型聚集函数,该值为0。 agginitfn regproc PG_PROC.proname 初始化函数。 父主题: 其他系统表
  • 原型 int PQsendQueryParams(PGconn* conn, const char* command, int nParams, const Oid* paramTypes, const char* const* paramValues, const int* paramLengths, const int* paramFormats, int resultFormat);
  • GS_SEG_EXTENTS GS_SEG_EXTENTS查看所有表空间的扩展信息。该视图输出用户段对象的所有扩展,包含1号文件中的segment head、fork head、level1 page,2~5号文件中的data extent。只支持管理员权限用户查询。 表1 GS_SEG_EXTENTS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node_name text 节点名称。 tablespace_name name 段对象所属的表空间。 bucketnode integer 0~1023表示hashbucket表的bucketnode。 1024表示段页式普通表的bucketnode。 1025表示段页式全局临时表的bucketnode。 1026表示段页式unlogged表的bucketnode。 1027表示段页式本地临时表的bucketnode。 head_block_id bigint 段头页面号。 extent_id integer 逻辑扩展号。 file_id integer 扩展所在的数据文件标识。 forknum integer 段对象的分支类型。取值范围: 0表示main fork。 1表示fsm fork。 2表示vm fork。 block_id bigint 扩展所在的数据文件中的起始页面号。 blocks integer 扩展大小。取值:1,8,128,1024,4096。 usage_type text 扩展的使用类型。取值范围: segment head表示段头。 fork head表示分支头。 level1 page表示level页面。 data extent表示数据扩展。 父主题: 段页式存储
  • 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创建一个表tb_for_label。 gaussdb=# CREATE TABLE tb_for_label(col1 text, col2 text, col3 text); --基于表创建资源标签。 gaussdb=# CREATE RESOURCE LABEL IF NOT EXISTS table_label add TABLE(public.tb_for_label); --再次创建已存在的表资源标签,对比加参数IF NOT EXISTS与不加IF NOT EXISTS参数的区别。 gaussdb=# CREATE RESOURCE LABEL IF NOT EXISTS table_label add TABLE(public.tb_for_label); NOTICE: table_label label already defined, skipping CREATE RESOURCE LABEL gaussdb=# CREATE RESOURCE LABEL table_label add TABLE(public.tb_for_label); ERROR: table_label label already defined --基于列创建资源标签。 gaussdb=# CREATE RESOURCE LABEL IF NOT EXISTS column_label add COLUMN(public.tb_for_label.col1); --创建一个模式schema_for_label。 gaussdb=# CREATE SCHEMA schema_for_label; --基于模式创建资源标签。 gaussdb=# CREATE RESOURCE LABEL IF NOT EXISTS schema_label add SCHEMA(schema_for_label); --创建一个视图view_for_label。 gaussdb=# CREATE VIEW view_for_label AS SELECT 1; --基于视图创建资源标签。 gaussdb=# CREATE RESOURCE LABEL IF NOT EXISTS view_label add VIEW(view_for_label); --创建一个函数func_for_label。 gaussdb=# CREATE FUNCTION func_for_label RETURNS TEXT AS $$ SELECT col1 FROM tb_for_label; $$ LANGUAGE SQL; --基于函数创建资源标签。 gaussdb=# CREATE RESOURCE LABEL IF NOT EXISTS func_label add FUNCTION(func_for_label); --删除表资源标签table_label。 gaussdb=# DROP RESOURCE LABEL IF EXISTS table_label; --删除列资源资源标签column_label。 gaussdb=# DROP RESOURCE LABEL IF EXISTS column_label; --删除函数资源标签func_for_label。 gaussdb=# DROP FUNCTION func_for_label; --删除视图资源标签view_for_label。 gaussdb=# DROP VIEW view_for_label; --删除模式资源标签schema_for_label。 gaussdb=# DROP SCHEMA schema_for_label; --删除表tb_for_label。 gaussdb=# DROP TABLE tb_for_label;
  • 注意事项 REINDEX DATABASE和SYSTEM这种形式的重建索引不能在事务块中执行。 对于全局二级索引,当前仅支持REINDEX INDEX和REINDEX TABLE。 若索引带有lpi_parallel_method选项,取值为PARTITION且表的parallel_workers选项大于0时,不支持对该索引并行重建;无该选项或选项取值为AUTO时,并行重建时会默认走页面级并行重建索引。详见LPI_PARALLEL_METHOD。
  • 参数说明 INDEX 重新建立指定的索引。 TABLE 重新建立指定表的所有索引,如果表有从属的“TOAST”表,则这个表也会重建索引。如果表上有索引已经被alter unusable失效,则这个索引无法被重新创建。当指定CONCURRENTLY选项时,暂不支持重建从属“TOAST”表上的索引。 DATABASE 重建当前数据库里的所有索引。当指定CONCURRENTLY选项时,暂不支持重建数据库中表的从属“TOAST”表上的索引。 SYSTEM 在当前数据库上重建所有系统表上的索引。不会处理在用户表上的索引。 option 当前仅支持CROSSBUCKET一种option,且值只能为ON或OFF,用来控制hashbucket表的索引是否在REINDEX过程中转换为跨bucket索引(cross-bucket-index,CBI)或bucket本地索引(local-bucket-index,LBI)索引。此项转换仅支持分布式hashbucket表的索引,不支持GSI索引,当前版本仅标记了扩容流程的Session可以使用在线索引类型转换。 CONCURRENTLY 以不阻塞DML的方式重建索引(加ShareUpdateExclusiveLock锁)。重建索引时,一般会阻塞其他语句对该索引所依赖表的访问。指定此关键字,可以实现重建过程中不阻塞DML。不支持在线重建系统表上的索引。不支持REINDEX INTERNAL TABLE CONCURRENTLY和REINDEX SYSTEM CONCURRENTLY,不支持REINDEX INVALID INDEX CONCURRENTLY。当执行REINDEX DATABASE CONCURRENTLY时,在线重建当前数据库中用户表上的所有索引(不会处理系统表上的索引)。REINDEX CONCURRENTLY不可以在事务内执行。在线重建索引只支持B-tree索引和UB-tree索引,只支持普通索引、GLOBAL索引、LOCAL索引,不支持PCR ubtree索引,不支持二级分区与GSI。在线并行重建索引只支持Astore及Ustore的普通索引、GLOBAL索引、LOCAL索引,其他继承当前版本在线重建索引规格约束。如果在线重建索引失败,对于用户手动取消、唯一索引键值重复、资源不足、启动线程失败、锁超时等场景,为避免占用资源,系统会自动清理新索引,在系统无法自动清理失败新索引的情况下(比如数据库宕机、PATAL、PANIC),需要尽快手动清除(使用DROP INDEX语句)非法新索引及(使用DROP TABLE语句)临时表,以防占用更多资源。一般来说,非法的新索引的后缀名为_ccnew。分布式中只有data node节点会自动清理失败索引,coordinator node节点的失败索引需要手动清理。严重错误场景会导致分布式部分节点中找不到失败索引的元信息,DROP INDEX语句无法删除这些索引,需要用DROP INDEX IF EXISTS删除。REINDEX INDEX CONCURRENTLY对表加4级会话锁,且其前几个阶段与CREATE INDEX CONCURRENTLY相似,因此也可能产生卡住或死锁的问题,具体场景与CREATE INDEX CONCURRENTLY相似(比如两个会话同时对同一个索引或表进行REINDEX CONCURRENTLY操作,会引发死锁问题),详见CONCURRENTLY章节。 重建索引时指定此关键字,Astore需要执行先后两次对全表的扫描来完成build,第一次扫描时创建新索引,不阻塞读写操作,第二次扫描时合并更新第一次扫描到目前为止发生的变更;Ustore需完成一次全表扫描,在扫描过程中并发DML产生的数据会被插入到以“index_oid_cctmp”命名的临时表中,扫描结束后合并临时表到以“_ccnew{n}”为后缀名的新索引中并删除临时表,交换新旧索引,旧索引标记为死亡,启用新索引,重建索引完成。 name 需要重建索引的索引、表、数据库的名称。表和索引可以有模式修饰。 REINDEX DATABASE和SYSTEM只能重建当前数据库的索引,所以name必须和当前数据库名称相同。 FORCE 废弃选项,仅为保持前向兼容,故继续保留。 partition_name 需要重建索引的分区的名称或者索引分区的名称。 取值范围: 如果前面是REINDEX INDEX,则这里应该指定索引分区的名称; 如果前面是REINDEX TABLE,则这里应该指定分区的名称; REINDEX DATABASE和SYSTEM这种形式的重建索引不能在事务块中执行。 REINDEX、REINDEX CONCURRENTLY不支持单独操作toast表或toast索引。
  • 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创建表tbl_test,并插入数据。 gaussdb=# CREATE TABLE tbl_test(c1 int,c2 varchar); gaussdb=# INSERT INTO tbl_test VALUES (1, 'AAAAAAA'),(5, 'AAAAAAB'),(10, 'AAAAAAC'); --创建索引,并查看索引大小 gaussdb=# CREATE INDEX idx_test_c1 ON tbl_test(c1); gaussdb=# SELECT pg_size_pretty(pg_total_relation_size('idx_test_c1')) AS size; size ------- 64 kB (1 row) --插入一万条数据,然后删除数据,发现索引变大。 gaussdb=# INSERT INTO tbl_test VALUES (generate_series(1,10000),'test'); gaussdb=# DELETE FROM tbl_test WHERE c2 = 'test'; gaussdb=# SELECT pg_size_pretty(pg_total_relation_size('idx_test_c1')) AS size; size -------- 376 kB (1 row) --重建一个单独索引之后,查看索引信息索引大小变回初始大小。 gaussdb=# REINDEX INDEX idx_test_c1; gaussdb=# SELECT pg_size_pretty(pg_total_relation_size('idx_test_c1')) AS size; size ------- 64 kB (1 row) --在线重建一个单独索引。 gaussdb=# REINDEX INDEX CONCURRENTLY idx_test_c1; --重建表tbl_test上的所有索引。 gaussdb=# REINDEX TABLE tbl_test; --在线重建表tbl_test上的所有索引。 gaussdb=# REINDEX TABLE CONCURRENTLY tbl_test; --删除tbl_test表。 gaussdb=# DROP TABLE tbl_test;
  • 语法格式 重建普通索引。 1 REINDEX { INDEX | TABLE | DATABASE | SYSTEM } [CONCURRENTLY] name [ FORCE ]; 重建索引并进行类型转换。 1 REINDEX [ ( option [, ...] ) ] { INDEX } [ CONCURRENTLY ] name [ FORCE ]; 重建索引分区。 1 2 REINDEX { INDEX| TABLE} name PARTITION partition_name [ FORCE ];
  • PV_REDO_STAT PV_REDO_STAT视图显示会话线程的日志回放情况。具体字段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PV_REDO_STAT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phywrts bigint 日志回放过程中写数据的次数。 phyblkwrt bigint 日志回放过程中写数据的块数。 writetim bigint 日志回放过程中写数据消耗的总时间。 avgiotim bigint 日志回放过程中写一次数据平均消耗的时间。 lstiotim bigint 日志回放过程中最后一次写数据消耗的时间。 miniotim bigint 日志回放过程中单次写数据消耗的最短时间。 maxiowtm bigint 日志回放过程中单次写数据消耗的最长时间。 父主题: 其他系统视图
  • 示例3 常用数据类型使用示例 // 前置操作。 String createsql =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t_bit(col_bit bit, col_bit1 int)"; Statement stmt = conn.createStatement(); stmt.execute(createsql); stmt.close(); // bit类型使用示例,注意此处bit类型取值范围[0,1]。 Statement st = conn.createStatement(); String sqlstr = "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fun_1()\n" + "returns bit AS $$\n" + "select col_bit from t_bit limit 1;\n" + "$$\n" + "LANGUAGE SQL;"; st.execute(sqlstr); CallableStatement c = conn.prepareCall("{ ? = call fun_1() }"); // 注册输出类型,位串类型。 c.registerOutParameter(1, Types.BIT); c.execute(); // 使用Boolean类型获取结果。 System.out.println(c.getBoolean(1)); // float8类型使用示例。 st.execute("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t_float(col1 float8,col2 int)"); PreparedStatement pstm = conn.prepareStatement("insert into t_float values(?)"); pstm.setDouble(1,123456.123); pstm.execute(); pstm.close(); // 函数返回值为float8的使用示例。 st.execute("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func_float() " + "return float8 " + "as declare " + "var1 float8; " + "begin " + " select col1 into var1 from t_float limit 1; " + " return var1; " + "end;"); CallableStatement cs = conn.prepareCall("{? = call func_float()}"); cs.registerOutParameter(1,Types.DOUBLE); cs.execute(); System.out.println(cs.getDouble(1)); st.close();
  • 示例4 数据库连接监控功能使用示例 此示例将演示如何使用JDBC驱动的连接监控功能。 // 以下用例以gaussdbjdbc.jar为例。 // 认证用的用户名和密码直接写到代码中有很大的安全风险,建议在配置文件或者环境变量中存放(密码应密文存放,使用时解密),确保安全。 // 本示例以用户名和密码保存在环境变量中为例,运行本示例前请先在本地环境中设置环境变量(环境变量名称请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设置)EXAMPLE_USERNAME_ENV和EXAMPLE_PASSWORD_ENV。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 import java.sql.DriverManager; import java.sql.ResultSet; import java.sql.SQLException; import java.sql.Statement; public class DBMonitorTest { // 创建数据库连接。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driver = "com.huawei.gaussdb.jdbc.Driver"; String username = System.getenv("EXAMPLE_USERNAME_ENV"); String passwd = System.getenv("EXAMPLE_PASSWORD_ENV"); String sourceURL = "jdbc:gaussdb://$ip:$port/database?dbMonitor=true&loggerLevel=debug&loggerFile=dbMonitor.log"; try { // 加载数据库驱动。 Class.forName(driver).newInstanc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onnection conn = null; Statement statement = null; try { // 创建数据库连接。 con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sourceURL, username, passwd); // 创建表。 statement = conn.createStatement(); String createTableQuery =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mytable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50))"; statement.executeUpdate(createTableQuery); // 插入数据。 String insertQuery = "INSERT INTO mytable (id, name) VALUES (1, 'John')"; statement.executeUpdate(insertQuery); // 查询数据。 String selectQuery = "SELECT * FROM mytable "; ResultSet resultSet = statement.executeQuery(selectQuery); while (resultSet.next()) { int id = resultSet.getInt("id"); String name = resultSet.getString("name"); System.out.println("id: " + id + ", name: " + name); } // 删除表。 String dropTableQuery = "DROP TABLE IF EXISTS mytable"; statement.executeUpdate(dropTableQuery); } catch (SQ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try { if (statement != null) { statement.close(); } if (conn != null) { conn.close(); } } catch (SQ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try { Thread.sleep(10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 在日志文件dbMonitor.log中可以看到输出的连接监控信息,具体包括: Nov 23, 2023 10:30:54 AM com.huawei.gaussdb.jdbc.qos.DataProcess saveQosResult FINE: { "Destination host:port" : "localhost:8000",--服务器的IP和端口。 "Delay" : "1.00 ms",--网络时延。 "Jitter" : "0.04ms",--网络抖动。 "Loss" : "0%",--网络丢包率。 "DownloadSpeed" : "0.395Mbps",--网络下行速率。 "UpLoadSpeed" : "0.498Mbps"--网络下行速率。 } Nov 23, 2023 10:30:56 AM com.huawei.gaussdb.jdbc.CollectDBData saveCollectResult FINE: { "openCount": "1",--应用开启数据库连接的次数。 "closeCount": "1",--应用关闭数据库连接的次数。 "abortedCount": "0",--连接异常断开的次数。 "visitCount": "12",--应用对数据库的访问量。 "cpuUsage": "20.39%",--客户端机器CPU的使用率。 "memoryUsage": "98.32%"--客户端机器内存的使用率。 }
  • 语法格式 修改已存在行访问控制策略的名称。 1 ALTER [ ROW LEVEL SECURITY ] POLICY policy_name ON table_name RENAME TO new_policy_name; 修改已存在行访问控制策略的指定用户、策略表达式。 1 2 3 ALTER [ ROW LEVEL SECURITY ] POLICY policy_name ON table_name [ TO { role_name | PUBLIC } [, ...] ] [ USING ( using_expression ) ];
  • GLOBAL_TRANSACTIONS_PREPARED_XACTS 显示集群中各个CN和DN节点当前准备好进行两阶段提交的事务的信息汇总,如表1所示。 表1 GLOBAL_TRANSACTIONS_PREPARED_XACTS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transaction xid 预备事务的数字事务标识。 gid text 赋予该事务的全局事务标识。 prepared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事务准备好提交的时间。 owner name 执行该事务的用户的名称。 database name 执行该事务所在的数据库名。 父主题: Transaction
  • Load Profile Load Profile指标名称及描述如表1所示。 表1 Load Profile报表主要内容 指标名称 描述 DB Time(us) 作业运行的elapse time总和。 CPU Time(us) 作业运行的CPU时间总和。 Redo size(blocks) 产生的WAL的大小(块数)。 Logical read (blocks) 表或者索引文件的逻辑读(块数)。 Physical read (blocks) 表或者索引的物理读(块数)。 Physical write (blocks) 表或者索引的物理写(块数)。 Read IO requests 表或者索引的读次数。 Write IO requests 表或者索引的写次数。 Read IO (MB) 表或者索引的读大小(MB)。 Write IO (MB) 表或者索引的写大小(MB)。 Logins 登录次数。 Executes (SQL) SQL执行次数。 Rollbacks 回滚事务数。 Transactions 事务数。 SQL response time P95(us) 95%的SQL的响应时间。 SQL response time P80(us) 80%的SQL的响应时间。 父主题: WDR报告信息介绍
  • 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建表并插入数据。 gaussdb=# CREATE TABLE tbl_test(c1 int); gaussdb=# INSERT INTO tbl_test VALUES (generate_series(1,20)); --建立一个名为cursor1的游标。 gaussdb=# BEGIN; gaussdb=# CURSOR cursor1 FOR SELECT * FROM tbl_test ORDER BY 1; --使用MOVE命令使游标向后移动5行,不返回结果。 gaussdb=# MOVE FORWARD 5 FROM cursor1; MOVE 5 --使用FETCH命令检索两行数据。 gaussdb=# FETCH FORWARD 2 FROM cursor1; c1 ---- 6 7 (2 rows) --关闭游标并结束事务。 gaussdb=# CLOSE cursor1; gaussdb=# END; --删除。 gaussdb=# DROP TABLE tbl_test;
  • 语法格式 1 MOVE [ direction [ FROM | IN ] ] cursor_name; 其中direction子句为可选参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NEXT | PRIOR | FIRST | LAST | ABSOLUTE count | RELATIVE count | count | ALL | FORWARD | FORWARD count | FORWARD ALL | BACKWARD | BACKWARD count | BACKWARD ALL
  • 示例 --建表并插入数 gaussdb=# CREATE TABLE test1(c11 INT, c12 VARCHAR); gaussdb=# INSERT INTO test1 VALUES (1,'a'),(2,'b'),(4,'d'); gaussdb=# CREATE TABLE test2(c21 INT, c22 VARCHAR); gaussdb=# INSERT INTO test2 VALUES (1,'a'),(3,'c'); UNION gaussdb=# SELECT * FROM test1 UNION SELECT * FROM test2; c11 | c12 -----+----- 1 | a 4 | d 2 | b 3 | c (4 rows) UNION ALL gaussdb=# SELECT * FROM test1 UNION ALL SELECT * FROM test2; c11 | c12 -----+----- 1 | a 2 | b 4 | d 1 | a 3 | c (5 rows) INTERSECT gaussdb=# SELECT * FROM test1 INTERSECT SELECT * FROM test2; c11 | c12 -----+----- 1 | a (1 row) MINUS gaussdb=# SELECT * FROM test1 MINUS SELECT * FROM test2; c11 | c12 -----+----- 4 | d 2 | b (2 rows) -- 删除。 gaussdb=# DROP TABLE test1,test2;
  • MEMORY_NODE_DETAIL 显示当前数据库节点内存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MEMORY_NODE_DETAIL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nodename text 节点名称。 memorytype text 内存的名称。 max_process_memory:数据库节点可用内存的最大值。 process_used_memory:进程所使用的内存大小。 max_dynamic_memory:最大动态内存。 dynamic_used_memory:已使用的动态内存。 dynamic_peak_memory:内存的动态峰值。 dynamic_used_shrctx:已使用的动态共享内存上下文。 dynamic_peak_shrctx:共享内存上下文的动态峰值。 max_shared_memory:最大共享内存。 shared_used_memory:已使用的共享内存。 max_sctpcomm_memory:TCP代理通信所允许使用的最大内存。 sctpcomm_used_memory:TCP代理通信已使用的内存大小。 sctpcomm_peak_memory:TCP代理通信的内存峰值。 other_used_memory:其他已使用的内存大小。 gpu_max_dynamic_memory:GPU最大动态内存。 gpu_dynamic_used_memory:GPU已使用的动态内存。 gpu_dynamic_peak_memory:GPU内存的动态峰值。 pooler_conn_memory:连接池申请内存计数。 pooler_freeconn_memory:连接池空闲连接的内存计数。 storage_compress_memory:存储模块压缩使用的内存大小。 udf_reserved_memory:UDF预留的内存大小。 memorymbytes integer 内存使用的大小(单位:MB)。 父主题: Memory
  • PGXC_OS_THREADS PGXC_OS_THREADS视图显示当前集群中所有正常节点下的线程状态信息。该视图只有monitor admin和sysadmin权限可以查看。具体字段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PGXC_OS_THREADS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node_name text 当前集群中正常节点的名称。 pid bigint 当前集群中正常节点进程中正在运行的线程号。 lwpid integer 与pid对应的轻量级线程号。 thread_name text 与pid对应的线程名称。 creation_time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与pid对应的线程创建的时间。 父主题: 其他系统视图
  • STATIO_ALL_SEQUENCES STATIO_ALL_SEQUENCES视图包含数据库中每个序列的每一行,显示特定序列关于I/O的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STATIO_ALL_SEQUENCES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relid oid 序列OID。 schemaname name 序列中模式名。 relname name 序列名。 blks_read bigint 从序列中读取的磁盘块数。 blks_hit bigint 序列中缓存命中数。 父主题: Cache/IO
  • define和undef指令 嵌入式SQL具有类似于C语言中#define指令: EXEC SQL DEFINE name; EXEC SQL DEFINE name value; EXEC SQL UNDEF name; 示例如下: /* 定义名称 */ EXEC SQL DEFINE HAVE_FEATURE; /* 定义常量 */ EXEC SQL DEFINE MYNUMBER 12; EXEC SQL DEFINE MYSTRING 'abc'; /* 使用 UNDEF 移除定义 */ EXEC SQL UNDEF MYNUMBER; 在嵌入式SQL程序中也可以使用C语言版本的#define和#undef。区别在于定义的值会在哪里被计算,如果使用EXEC SQL DEFINE,那么ecpg预处理阶段会计算这些定义并替换值。如下示例,ecpg对其进行替换并且编译器不会解析名为MYNUMBER的任何名称或标识符: EXEC SQL DEFINE MYNUMBER 12; ... EXEC SQL UPDATE Tbl SET col = MYNUMBER; 不能把#define用于一个将要在嵌入式SQL查询中使用的变量,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嵌入式SQL预编译器不能看到这个声明。 父主题: 预处理指令
共1000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