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用户手册

  • 插入变量 添加请求信息时,在输入框内输入“$”,插入变量。 “变量类型”为“自定义变量”时,需要设置如下参数: 变量范围:选择变量范围。 变量名称:自定义变量名称。自定义变量名称为添加变量时为变量取的名称。 “变量类型”为“系统变量”时,需要选择函数名称: 身份证号:随机生成一个身份证号。 手机号:随机生成一个手机号。 区间随机数:根据用户输入区间,随机生成区间内的任一整数。 随机字符串:根据用户输入的位数(1-32),随机生成小写字母和数字混合的字符串。 时间戳:根据用户选择(秒(s)/毫秒(ms)),生成执行时当前时间戳(秒(s)对应10位,毫秒(ms)对应13位)。 时间格式化:根据指定格式输出当前时间,支持时间偏移(单位为秒)。 时间格式化格式说明如下: "yyyy":表示四位数的年份,例如2024年:2024 "yy":表示两位数的年份,例如2024年:24 "MM":表示两位数的月份,例如1月:01 "M":表示前不补零的月份,例如1月:1 "dd":表示两位数的日期,例如3日:03 "d":表示前不补零的日期,例如3日:3 "HH":表示24小时制的小时数,例如下午1点:13 "H":同HH "hh":表示12小时制的小时数,例如1点:01 "h":表示前不补零的24小时制小时数,例如1点:1 "mm":表示分钟数,例如4分:04 "m":表示前不补零的分钟数,例如4分:4 "ss":表示秒数,例如5秒:05 "s":表示前不补零的秒数,例如5秒:5 "SSS":表示毫秒数,例如98毫秒:098 UUID:随机生成一个32位的字符串。 “变量类型”为“加密函数”时,需要选择加密类型和变量插入的位置,加密类型如下: MD5:对val数据进行md5加密,返回加密后的数据字符串。 MD5-BASE64:对val数据进行MD5-BASE64编码,返回编码后的数据字符串。 SHA-1:对输入的数据进行SHA-1加密,返回加密后的数据字符串。 SHA-224:对输入的数据进行SHA-224加密,返回加密后的数据字符串。 SHA-256:对输入的数据进行SHA-256加密,返回加密后的数据字符串。 SHA-384:对输入的数据进行SHA-384加密,返回加密后的数据字符串。 SHA-512:对输入的数据进行SHA-512加密,返回加密后的数据字符串。 BASE64编码:对输入的数据进行BASE64编码,返回编码后的数据字符串。 BASE64解码:对输入的数据进行BASE64解码,返回解码后的数据字符串。 父主题: 设置全局变量(高性能测试工程)
  • 报告总览 测试报告说明如表1所示。 测试报告展现了测试过程中被测系统在模拟高并发用户的响应性能,为了更好阅读测试报告,请参考以下信息: 统计维度:测试报告的RPS、响应时间、并发等统计维度均为单个用例,如用例中有请求多个报文,只有在多个请求报文均正常返回会认为成功,响应时间也是多个请求报文的求和值。 响应超时:出现该情况是在设置的响应超时时间内(默认5s),对应的TCP连接中没有响应数据返回时,会将本次用例请求统计为响应超时。出现原因一般是被测服务器繁忙、崩溃、网络带宽被占满等。 校验失败:从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报文不符合预期(针对HTTP/HTTPS默认的预期响应码为200),比如服务器返回404、502等。出现原因一般为高并发情况下被测服务无法正常处理导致的,如分布式系统中数据库出现瓶颈、后端应用返回错误等。 解析失败:响应报文已全部接收完成,但是部分报文丢失导致整个用例响应不完整,这种情况一般需要考虑网络丢包。 带宽统计:本报告统计的是性能测试服务执行端的带宽,上行表示从性能测试服务发出的流量,下行表示接收到的流量。如果是外网压测场景,您需要关注执行机的EIP带宽是否可以满足上行带宽的要求。而下行带宽需要关注单台执行机是否超过1GB。 RPS:Requests Per Second,每秒请求数。平均RPS=统计周期内的请求总数/统计周期。 SLA结果: 当测试用例配置SLA规则后,您可以在SLA报告中查看SLA规则是否被触发。SLA报告中,请求名称为测试用例中请求的名称,规则为已配置的SLA规则。平均值(运行中的任务显示为当前值)代表测试用例从开始压测到目前为止,业务指标的平均值,以及触发SLA规则的总次数。触发事件显示触发SLA规则的时间、请求名称和当前的触发次数。 如何判断被测应用优劣:根据应用本身的服务质量定义,理想状态是没有任何响应失败、校验失败的情况,如果有,需要在服务质量定义范围之内,通常情况下不超过1%,同时响应时间越低越好(2s内体验较好,5s内可以接受,超过5s则需要考虑优化),TP90、TP99指标可以客观反映出90%、99%用户的体验响应时间。 表1 测试报告说明 参数 参数说明 各项指标总量 所有用例各项指标总量的汇总。 最大并发:最大并发操作的虚拟用户数。 RPS:每秒请求数。 响应时间:指从客户端发一个请求开始计时,到客户端接收到从服务器端返回的响应结果结束所经历的时间。 响应码:记录压测任务进行中响应码分布的情况。 带宽:记录压测任务运行所消耗的实时带宽变化。 SLA事件:SLA中定义的事件发生情况。 正常返回:如设置了检查点,检查点通过的用例响应数,如未设置默认为返回2XX的用例响应数。 异常返回:解析失败、校验失败、响应超时、3XX、4XX、5XX、连接被拒绝的用例响应数。 成功率:正常返回请求数/总请求数。 平均RPS 统计周期内的请求总数/统计周期。 平均RT 某一秒发出的所有请求的平均响应时间。 并发数 记录压测任务运行时,当前并发操作的虚拟用户数的变化。 带宽(KB/S) 记录压测任务运行所消耗的实时带宽变化。 上行带宽:从性能测试服务测试执行机往外发送出去数据的速度。 下行带宽:性能测试服务测试执行机接收到数据的速度。 响应状态分布 正常返回、解析失败、校验失败、响应超时、连接被拒绝和其他错误的每秒处理用例数,该项指标与思考时间、并发用户、服务器响应能力均有关,比如思考时间为500ms,如果服务器对于当前用户的上个请求响应时间小于500ms,则该用户每秒请求2次。 正常返回:如设置了检查点,检查点通过的用例响应数,如未设置默认为返回2XX的用例响应数。 异常返回:解析失败、校验失败、响应超时、3XX、4XX、5XX、连接被拒绝的用例响应数。 解析失败:HTTP响应无法被正常解析的数量。 校验失败:如设置了检查点,检查点未通过的用例响应数,如未设置,返回不是2XX的用例响应数。 响应超时:在请求报文发送5S内未收到服务器响应的用例请求数量。 连接被拒绝:发送报文建立连接时,服务器拒绝连接数。 其他错误:不属于以上几种错误的数量。 响应码分布 1XX/2XX/3XX/4XX/5XX。 响应时间区间比例 用例的响应时间区间比例。 TP最大响应时间 指在一个时间段内(如10s),统计该请求每次响应所消耗的时间,并将这些时间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取对应的百分比的那个值作为TPXX的最大响应时间。 TP50:指在一个时间段内(如10s),统计该请求每次响应所消耗的时间,并将这些时间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取第50%的那个值作为TP50的值。 TP75:指在一个时间段内(如10s),统计该请求每次响应所消耗的时间,并将这些时间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取第75%的那个值作为TP75的值。 TP90:指在一个时间段内(如10s),统计该请求每次响应所消耗的时间,并将这些时间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取第90%的那个值作为TP90的值。 TP95:指在一个时间段内(如10s),统计该请求每次响应所消耗的时间,并将这些时间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取第95%的那个值作为TP95的值。 TP99:指在一个时间段内(如10s),统计该请求每次响应所消耗的时间,并将这些时间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取第99%的那个值作为TP99的值。 TP99.9:指在一个时间段内(如10s),统计该请求每次响应所消耗的时间,并将这些时间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取第99.9%的那个值作为TP99.9的值。 TP99.99:指在一个时间段内(如10s),统计该请求每次响应所消耗的时间,并将这些时间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取第99.99%的那个值作为TP99.99的值。
  • 计费说明 iDME的计费项由“基础版 iDME设计服务”、“体验版 数据建模引擎 节点”、“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节点”、“结构化数据增量包(20GB)”、“文件数据增量包(500GB)”、“基线数据增量包(20GB*2)”、“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用户”、“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边缘节点”、“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边缘用户”、“数字主线引擎 MCU”、“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站点”、“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用户”、“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边缘站点”、“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边缘用户”组成。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标 * 的计费项为必选计费项。 表1 iDME计费项 计费项 计费项说明 适用的计费模式 计费公式 *基础版 iDME设计服务 用于创建和设计应用及数据模型。 一个华为账号下只能购买一个。 按需计费 无。 体验版 数据建模引擎 节点 适合新用户尝鲜使用,一个华为账号只能体验一次。在免费试用期间支持删除,且删除后不再支持购买。 体验版是iDME提供的公共运行环境资源池,资源有限,仅当有空闲资源时才可申请。如有需要,请通过提交工单或拨打服务热线(4000-955-988或950808)并提供账号ID及企业联系方式申请。 须知: 体验版数据建模引擎不保障云服务等级协议(SLA),仅适用于测试或体验场景,不可用于正式生产。 按需计费 无。 *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节点 节点表示应用运行所需的一组固定规格的底层云服务组合(包含计算资源、数据库等)。 部署在公有云上,适用的节点类型为“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节点”,单节点提供固定规格:应用运行4U8G*2,结构化数据存储200G,非结构化存储500G和基线数据存储20G。 计费因子:基础版节点 包年/包月 节点单价 * 购买数量 节点单价以售卖页显示的价格为准,或者参见工业数字模型驱动引擎价格详情。 结构化数据增量包(20GB) 搭配“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节点”使用。单个结构化数据增量包可提供20GB的结构化数据容量。 如果需要对节点的结构化数据容量进行扩容,请购买此类型增量包。 计费因子:结构化数据增量包 包年/包月 结构化数据增量包单价 * 购买数量 结构化数据增量包单价以售卖页显示的价格为准,或者参见工业数字模型驱动引擎价格详情。 文件数据增量包(500GB) 搭配“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节点”使用。单个文件数据增量包可提供500GB的文件数据容量。 如果需要对节点中的文件数据容量进行扩容,请购买此类型增量包。 计费因子:文件数据增量包 包年/包月 文件数据增量包单价 * 购买数量 文件数据增量包单价以售卖页显示的价格为准,或者请参见工业数字模型驱动引擎价格详情。 基线数据增量包(20GB*2) 搭配“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节点”使用。单个基线数据增量包可提供40GB的基线数据容量。 如果需要对节点中的基线数据容量进行扩容,请购买此类型增量包。 计费因子:基线数据增量包 包年/包月 基线数据增量包单价 * 购买数量 基线数据增量包单价以售卖页显示的价格为准,或者参见工业数字模型驱动引擎价格详情。 *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用户 用户表示使用您的应用程序的个人。 用户数的IT含义指iDME XDMUser表中的唯一用户记录,系统会自动对数据实例的创建者、更新者等数据操作者进行累计统计后去重,并记录在XDMUser表中。 部署在公有云上,适用的用户类型为“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用户”。 计费因子:基础版读写用户 包年/包月 用户单价 * 购买数量 用户单价以售卖页显示的价格为准,或者参见工业数字模型驱动引擎价格详情。 *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边缘节点 部署在边缘云上,应用运行依赖于智能边缘小站所提供的资源,适用的节点类型为“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边缘节点”。 计费因子:边缘端节点 包年/包月 边缘节点单价 * 购买数量 节点单价以售卖页显示的价格为准,或者参见工业数字模型驱动引擎价格详情。 *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边缘用户 部署在边缘云上,适用的用户类型为“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边缘用户”。 计费因子:边缘端读写用户 包年/包月 边缘用户单价 * 购买数量 用户单价以售卖页显示的价格为准,或者参见工业数字模型驱动引擎价格详情。 *数字主线引擎 MCU MCU(Model Compute Unit),数字主线引擎计费的计算单元。根据各服务能力分配的MCU数量总和和使用时长计费。 需根据业务场景为数字主线引擎提供的各服务能力进行MCU分配,表2展示了各服务能力规格详情。 一个华为账号下只能购买一个数字主线引擎。 计费因子:MCU 包年/包月 按需计费 包年/包月:MCU单价(包月或包年) * MCU数量 * 购买时长 按需计费:MCU单价(按需) * MCU数量 * 计费时长 MCU单价以售卖页显示的价格为准,或者参见工业数字模型驱动引擎价格详情。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站点 站点表示使用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的软件授权,包含基础云资源以及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的基础功能。通常一个站点对应一个物理的制造基地(工厂)。 部署在公有云上,适用的站点类型为“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站点”。 计费因子:站点 包年/包月 按需计费 包年/包月:站点单价 * 购买数量 按需计费:站点单价 * 购买数量*计费时长 站点单价以售卖页显示的价格为准。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用户 用户表示使用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的最终用户。 部署在公有云上,适用的用户类型为“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用户”。 计费因子:用户 包年/包月 按需计费 包年/包月:用户单价 * 购买数量 按需计费:用户单价 * 购买数量*计费时长 用户单价以售卖页显示的价格为准。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边缘站点 站点表示使用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的软件授权,包含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的基础功能,服务运行依赖于智能边缘小站所提供的资源。通常一个站点对应一个物理的制造基地(工厂)。 部署在边缘云上,适用的站点类型为“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边缘站点”。 计费因子:边缘站点 包年/包月 包年/包月:边缘站点单价 * 购买数量 边缘站点单价以售卖页显示的价格为准。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边缘用户 用户表示使用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的最终用户。 部署在边缘云上,适用的用户类型为“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边缘用户”。 计费因子:边缘用户 包年/包月 包年/包月:边缘用户单价 * 购买数量 边缘用户单价以售卖页显示的价格为准。 表2 数字主线引擎各服务能力规格说明 服务能力 MCU分配指标 描述 模型管理 已发布的数据模型数量 用户创建的业务模型(如数据实体、关系实体)数量,体现业务复杂度。每1MCU支持25个已发布的数据模型,MCU分配数量以正整数递增。 服务管理 各类数据服务调用所需的计算资源规模 在每秒内服务可计算数据广度,体现业务分析规模。服务管理与MCU数量换算呈现非线性变化关系,详细请参见表3。 数据管理 模型承载的实例数据规模 产品联接的数据大小,体现用户数据规模。每1MCU支持100GB,MCU分配数量以正整数递增。 表3 服务管理与MCU换算关系表 服务管理(万边/秒) MCU 10 3 20 6 50 12 100 24
  • 计费构成分析-包年/包月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以下计算价格仅作示例用,非官网实际价格。 可以将服务的使用阶段按照购买次数分为两段:2024/03/08 15:30:00 ~ 2024/04/08 23:59:59期间为初次购买的包年/包月计费,2024/03/18 9:00:00 ~ 2024/04/08 23:59:59期间二次购买,计升配费用,计费时长为剩余周期。 在2024/03/08 15:30:00 ~ 2023/04/08 23:59:59期间初次购买,为包年/包月计费,计费时长为1个月。费用计算如下: 在2024/03/18 9:00:00 ~ 2024/04/08 23:59:59期间二次购买,计升配费用,计费时长为剩余周期。费用计算如下: 根据资源升配且无任何优惠场景的计费公式,可知: 升配费用 =(50,000 - 35,000)*(13 / 31 + 8 / 30)= 10,290(元) 其中,13表示3月份剩余天数,31表示3月份最大天数;8表示4月份剩余天数,30表示4月份最大天数。 由此可见,在3~4月份,该服务总共产生的费用为:35,000 + 10,290 = 45,290(元)。
  • 计费场景1-包年/包月的数据建模引擎 某用户于2023/03/18 15:30:00购买了一个包年/包月的基础版数据建模引擎,计费时长为1个月,用于部署在公有云上,购买规格配置如下: 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节点:2个 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用户:5人 用了一段时间后,用户发现数据建模引擎当前规格无法满足业务需要,于2023/03/20 9:00:00升级规格为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节点*4,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用户*10,并加购以下增量包类型及数量进行扩容。 结构化数据增量包(20GB):2个 文件数据增量包(500GB):1个 基线数据增量包(20GB*2):1个 那么该服务总共需要支付多少费用呢?
  • 计费构成分析-包年/包月的数据建模引擎 以下计算价格仅作示例用,非官网实际价格,实际价格请参考工业数字模型驱动引擎价格详情。 可以将服务的使用阶段按照购买次数分为两段:2023/03/18 15:30:00 ~ 2023/04/18 23:59:59期间为初次购买的包年/包月计费,2023/03/20 9:00:00 ~ 2023/04/18 23:59:59期间二次购买,计升配费用,计费时长为剩余周期。 在2023/03/18 15:30:00 ~ 2023/04/18 23:59:59期间初次购买,为包年/包月计费,计费时长为1个月。费用计算如下: 在2023/03/20 9:00:00 ~ 2023/04/18 23:59:59期间二次购买,计升配费用,计费时长为剩余周期。费用计算如下: 根据资源升配且无任何优惠场景的计费公式,可知: 剩余周期 = 11 / 31 + 18 / 30 = 0.9548(月) 其中,11表示3月份剩余天数,31表示3月份最大天数;18表示4月份剩余天数,30表示4月份最大天数。 升配费用 = (52,168 - 25,950) * 0.9548 = 25,032.95(元) 由此可见,在3~4月份,该iDME服务总共产生的费用为:25,950 + 25,032.95 = 50,982.95(元)。
  • 计费场景3-包年/包月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某用户于2024/03/08 15:30:00购买了1个包年/包月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MBM Foundation,简称MBM-F),计费时长为1个月,用于部署在公有云上,购买规格配置如下: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站点:1个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用户:100人 用了一段时间后,用户发现该服务当前规格无法满足业务需要,于2024/03/18 9:00:00升级规格为: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站点:1个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用户:200人 那么在3~4月份,该服务总共需要支付多少费用呢?
  • 计费场景2-包年/包月的数字主线引擎 某用户于2023/03/18 15:30:00购买了一个包年/包月的数字主线引擎,计费时长为1个月,MCU分配规格如下: 模型管理:4MCU 服务管理:3MCU 数据管理:3MCU 用了一段时间后,用户发现该服务当前规格无法满足业务需要,于2023/03/20 9:00:00升级规格为: 模型管理:5MCU 服务管理:3MCU 数据管理:4MCU 那么该服务总共需要支付多少费用呢?
  • 计费构成分析-包年/包月的数字主线引擎 以下计算价格仅作示例用,非官网实际价格,实际价格请参考工业数字模型驱动引擎价格详情。 可以将服务的使用阶段按照购买次数分为两段:2023/03/18 15:30:00 ~ 2023/04/18 23:59:59期间为初次购买的包年/包月计费,2023/03/20 9:00:00 ~ 2023/04/18 23:59:59期间二次购买,计升配费用,计费时长为剩余周期。 在2023/03/18 15:30:00 ~ 2023/04/18 23:59:59期间初次购买,为包年/包月计费,计费时长为1个月。费用计算如下: 在2023/03/20 9:00:00 ~ 2023/04/18 23:59:59期间二次购买,计升配费用,计费时长为剩余周期。费用计算如下: 根据资源升配且无任何优惠场景的计费公式,可知: 剩余周期 = 11 / 31 + 18 / 30 = 0.9548(月) 其中,11表示3月份剩余天数,31表示3月份最大天数;18表示4月份剩余天数,30表示4月份最大天数。 升配费用 = (10,512 - 8,760) * 0.9548 = 1,672.81(元) 由此可见,在3~4月份,该iDME服务总共产生的费用为:8,760 + 16,72.81 = 10,432.81(元)。
  • 修订记录 发布日期 修订记录 2024-05-30 第八次正式发布。 修改 计费概述 计费模式概述 包年/包月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按需计费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计费项 包年/包月资源 按需计费资源 手动续费 包年/包月资源 按需计费资源 2024-03-03 第七次正式发布。 新增变更计费模式 2024-02-04 第六次正式发布。 新增包年/包月的数字主线引擎 修改 计费模式概述 包年/包月模式概述 包年/包月资源 手动续费 包年/包月资源 2023-12-20 第五次正式发布。 新增 包年/包月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按需计费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中的站点和用户可以转移吗?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中的站点和用户的计费是叠加的,还是二选一? 修改 计费概述 计费模式概述 计费项 包年/包月资源 按需计费资源 手动续费 包年/包月资源 按需计费资源 数字主线引擎中租户停用后,会释放相关资源配额吗? 2023-11-27 第四次正式发布。 新增数字主线引擎中租户停用后,会释放相关资源配额吗? 修改 计费模式 计费项 计费样例 停止计费 2023-10-29 第三次正式发布。 修改 计费模式概述 包年/包月 计费项 2023-08-29 第二次正式发布。 新增 按需计费 为什么我的账号都欠费了,按需的资源还在持续扣费? 修改 计费模式概述 计费项 计费样例 手动续费 费用账单 欠费说明 停止计费 2023-07-26 第一次正式发布。
  •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中的站点和用户可以转移吗? 一个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至少需要同时包含站点和用户资源,才能保证服务正常运行和被用户操作。 随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购买时所配置的站点和用户资源不支持转移,后续变更规格时仅支持资源升配,不支持资源降配。即变更规格时,已购站点的用户数量可以增加,不可以减少。 此处以部署在公有云上,某企业购买了2个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为例,分别命名为制造测试服务和制造生产服务。其中,制造测试服务在购买时配置了1个站点和50个用户,制造生产服务配置了2个站点和200个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发现制造测试服务的规格无法满足业务需要。此时,仅支持企业通过变更规格进行资源升配,增加制造测试服务中的站点和用户数量。但不支持将制造生产服务中的站点和用户资源转移到制造测试服务。 父主题: 计费FAQ
  • 计费模式概述 iDME根据所选商品不同或商品配置不同,提供不同的计费模式,包括包年/包月和按需计费计费模式。 表1列出了计费模式间的区别。 表1 计费模式 计费模式 包年/包月 按需计费 付费方式 预付费。 按照订单的购买周期结算。 后付费。 按照实际使用时长计费。 计费周期 按订单的购买周期计费。 秒级计费,按小时结算。 适用计费项 部署在公有云上 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节点 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用户 结构化数据增量包(20GB) 文件数据增量包(500GB) 基线数据增量包(20GB*2) 数字主线引擎 MCU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站点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用户 部署在边缘云上 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边缘节点 基础版 数据建模引擎 边缘用户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边缘站点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边缘用户 部署在公有云上 数字主线引擎 MCU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站点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用户 变更规格 支持变更服务规格。 说明: 包年/包月的iDME商品仅支持资源升配,不支持资源降配。 支持变更服务规格。 说明: 按需计费的iDME商品仅支持资源升配,不支持资源降配。 适用场景 适用于数字主线引擎、运行iDME应用的基础版数据建模引擎和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适用于数字主线引擎和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可以随时开通,随时删除。 父主题: 计费模式
  • 计费构成分析-按需计费的数字主线引擎 按需计费的数字主线引擎资源变更配置后,会产生一个新订单并开始按新配置的价格计费,旧订单自动失效。您可以将服务的使用阶段按照计费信息条数分为多个计费周期。 第一个计费周期为9:00:00 ~ 10:00:00,在9:00:00 ~ 10:00:00间产生费用,该计费周期内的计费时长为3600秒。 第二个计费周期为10:00:00 ~ 11:00:00,在10:00:00 ~ 10:45:46间产生费用,该计费周期内的计费时长为2746秒。 您需要为每个计费周期付费,数字主线引擎各服务能力的计费公式如表1所示。产品价格详情中标出了单位MCU的每小时价格,您需要将每小时价格除以3600,得到每秒价格。 表1 计费公式 服务能力类型 计费公式 模型管理 MCU单价*MCU数量*计费时长 服务管理 MCU单价*MCU数量*计费时长 数据管理 MCU单价*MCU数量*计费时长 图1给出了上述示例配置的费用计算过程。 图中价格仅供参考,实际计算请以工业数字模型驱动引擎价格详情中的价格为准。 图1 按需计费的数字主线引擎费用计算示例
  • 计费场景2-按需计费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某用户于2024/01/18 9:00:00购买了1个用于部署在公有云上的按需计费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MBM Foundation,简称MBM-F),规格配置如下: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站点:1个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用户:100个 用了一段时间后,用户发现该服务当前规格无法满足业务需要,于2024/01/18 12:30:00升级规格为: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站点:1个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用户:200个 那么截止到2024/01/18 19:00:00,该服务的费用如何计算呢?
  • 计费构成分析-按需计费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按需计费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资源变更配置后,会产生一个新订单并开始按新配置的价格计费,旧订单自动失效。您可以将服务的使用阶段按照计费信息条数分为多个计费周期。 第一个计费周期为2024/01/18 9:00:00 ~ 2024/01/18 12:30:00,按照1个站点和100个用户计费,该计费周期内的计费时长为3.5小时。 第二个计费周期为2024/01/18 12:30:00 ~ 2024/01/18 19:00:00,按照1个站点和200个用户计费,该计费周期内的计费时长为6.5小时。 您需要为每个计费周期付费,按需计费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的计费公式如下: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站点费用 = 站点单价*站点数量*计费时长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用户费用 = 用户单价*用户数量*计费时长 图2给出了上述示例配置的费用计算过程。 产品价格详情中标出了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资源每小时价格,您可以将每小时价格除以3600,得到每秒价格。图中价格仅供参考。 图2 按需计费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费用计算示例
  • 计费场景1-按需计费的数字主线引擎 某用户于2023/04/18 9:00:00购买了一个按需计费的数字主线引擎,MCU分配规格配置如下: 模型管理:3MCU 服务管理:3MCU 数据管理:1MCU 用了一段时间后,用户发现数字主线引擎当前规格无法满足业务需要,于2023/04/18 10:00:00升级规格为模型管理3MCU、服务管理3MCU和数据管理2MCU。后因业务中断然后在2023/04/18 10:45:46将其删除。那么该服务的费用如何计算呢?
  • 适用计费项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只有同时配置站点和用户,才能确定一个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的具体服务形态。以下计费项支持按需计费。 表1 适用计费项 计费项 说明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站点 随按需计费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配置的站点,部署在公有云上,其计费模式也为按需计费。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用户 随按需计费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配置的用户,部署在公有云上,其计费模式也为按需计费。 假设您计划购买1个用于部署在公有云上的按需计费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包含1个站点和100个用户。在购买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页面底部,您将看到所需费用的明细,如图1所示。 图1 配置费用示例 配置费用将包括以下部分: 站点:根据所选服务对应的站点数量计算的费用。 用户:根据所选服务对应的用户数量计算的费用。
  • 变更配置后对计费的影响 当前按需计费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规格不满足您的业务需要时,您可以在iDME控制台发起变更规格操作。按需计费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仅支持资源升配,不支持资源降配。 如果您在购买按需计费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资源后变更了配置,会产生一个新订单并开始按新配置的价格计费,旧订单自动失效。 如果您在一个小时内变更了配置,将会产生多条计费信息。每条计费信息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对应不同配置在该小时内的生效时间。 这里以资源升配且无任何优惠的场景为例,计算价格仅作示例用,非官网实际价格。 例如,您在某天9:00:00购买了1个用于部署在公有云上的按需计费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包含1个站点和100个用户,并在当天10:30:00升配规格为1个站点和200个用户,那么在当天9:00:00 ~ 11:00:00间会产生两条计费信息。 第一条对应9:00:00 ~ 10:30:00,规格按照1个站点和100个用户计费。 第二条对应10:30:00 ~ 11:00:00,规格按照1个站点和200个用户计费。
  • 在费用中心续费 登录管理控制台。 您可选择以下任一方式进入“续费管理”页面。 进入“总览”页面,在“常用功能”处单击“续费管理”。 单击页面上方的“费用”,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续费管理”。 自定义查询条件。 可在“手动续费项”、“自动续费项”、“到期转按需项”、“到期不续费项”页签查询全部待续费资源,对资源进行手动续费的操作。 图2 续费管理 所有需手动续费的资源都可归置到“手动续费项”页签,具体操作请参见如何恢复为手动续费。 手动续费资源。 单个续费:在资源页面找到需要续费的资源,单击操作列的“续费”。 图3 单个续费 批量续费:在资源页面勾选需要续费的资源,单击列表左上角的“批量续费”。 图4 批量续费 选择iDME商品的续费时长,判断是否勾选“统一到期日”,将iDME商品到期时间统一到各个月的某一天(详细介绍请参见统一包年/包月资源的到期日)。确认配置费用后单击“去支付”。 图5 续费确认 进入支付页面,选择支付方式,确认付款,支付订单后即可完成续费。
  • 适用计费项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只有同时配置站点和用户,才能确定一个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的具体服务形态。以下计费项支持包年/包月。 表1 适用计费项 计费项 说明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站点 随包年/包月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配置的站点,部署在公有云上,其计费模式也为包年/包月。 价格随购买站点数量增加而倍数递增。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用户 随包年/包月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配置的用户,部署在公有云上,其计费模式也为包年/包月。 价格随购买用户数量增加而倍数递增。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边缘站点 随包年/包月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配置的边缘站点,部署在边缘云上,其计费模式也为包年/包月。 价格随购买站点数量增加而倍数递增。 基础版 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边缘用户 随包年/包月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配置的边缘用户,部署在边缘云上,其计费模式也为包年/包月。 价格随购买用户数量增加而倍数递增。 假设您计划购买1个用于部署在公有云上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包含1个站点和100个用户,购买时长为1个月。在购买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页面底部,您将看到所需费用的明细,如图1所示。 图1 配置费用示例 配置费用将包括以下部分: 站点:根据所选服务对应的站点数量计算的费用。 用户:根据所选服务对应的用户数量计算的费用。
  • 变更配置后对计费的影响 当前包年/包月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规格不满足您的业务需要时,您可以在iDME控制台发起变更规格操作。包年/包月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仅支持资源升配,不支持资源降配。 资源升配时,新配置价格高于旧配置价格,此时您需要支付新旧配置的差价(即升配费用)。以无任何优惠的场景为例,计算公式如下: 升配费用 =(新配置价格 - 旧配置价格)* 剩余周期 其中: 包月剩余周期为:每个自然月的剩余天数/对应自然月的最大天数,变更当天不算。 包年剩余周期为:剩余天数(不含闰年的2.29号)/365,变更当天不算。 下面以资源升配且无任何优惠的场景为例,计算价格仅作示例用,非官网实际价格。 假设您在2024/03/08购买了1个包年/包月的用于部署在公有云上的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包含1个站点和100个用户,购买时长为1个月;在2024/03/18变更规格为1个站点和200个用户。旧配置价格为35,000元/月,新配置价格为50,000元/月,则变更规格时您需要支付的升配费用为10,290元。计算公式如下: 升配费用 =(50,000 - 35,000)* (13 / 31 + 8 / 30)= 10,290(元) 其中,13表示3月份剩余天数,31表示3月份最大天数;8表示4月份剩余天数,30表示4月份最大天数。 更多信息请参见变更资源规格费用说明。
  • 使用限制 随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购买时所配置的站点和用户资源不支持转移,后续变更规格时仅支持资源升配,不支持资源降配。即变更规格时,已购站点的用户数量可以增加,不可以减少。 此处以部署在公有云上,某企业购买了2个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为例,分别命名为制造测试服务和制造生产服务。其中,制造测试服务在购买时配置了1个站点和50个用户,制造生产服务配置了2个站点和200个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发现制造测试服务的规格无法满足业务需要。此时,仅支持企业通过变更规格进行资源升配,增加制造测试服务中的站点和用户数量。但不支持将制造生产服务中的站点和用户资源转移到制造测试服务。
  • iDME运行服务 包括数据建模引擎和数字主线引擎两种运行服务。 数据建模引擎:是用于应用部署和运行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资源的集合。用户可以按运行服务的维度管理数据建模引擎资源和部署应用。例如,对应用进行部署、升级、卸载等操作,在应用运行态使用更丰富的数据管理能力。 数字主线引擎:采用数字化技术,定义产品全量数据模型,打通数据孤岛联接业务数据,全关联海量业务实例数据构建全价值网络,并为各领域提供高效数据索引、追溯、交互服务。
  • M-V模型 Master-Version(M-V)模型是工业数字模型驱动引擎-数据建模引擎(xDM Foundation,简称xDM-F)提供的一种实体模型,具有版本管理功能。创建“父模型”为“VersionObject”数据实体时,系统会自动生成三个对象(版本对象、主对象和分支对象),这三个对象称为M-V模型实体。 版本对象:即Version模型,又称为大版本,会自动生成两个“参考对象”类型的基本属性(Master和Branch)。 Master是一条源端为Version,目标端为Master的非组合参考关系,用于识别该实例归属的主对象。 Branch是一条源端为Version,目标端为Branch的非组合参考关系,用于识别同一个Master下相同的大版本。 如果在版本对象中进行修改、发布和作废的操作,主对象和分支对象会自动同步处理。 主对象:即Master模型,可单独编辑和修订。 分支对象:即Branch模型,可单独编辑和修订。
  • 监控安全风险 工业数字模型驱动引擎(Industrial Digital Model Engine,简称iDME)提供基于云运维管理的应用运维管理(Application Operations Management,简称AOM)资源和操作监控能力,实时监控应用及云资源,采集各项指标、日志及事件等数据分析应用健康状态,提供告警及数据可视化功能,帮助您及时发现故障,全面掌握应用、资源及业务的实时运行状况。 iDME使用了主机安全服务(Host Security Service,简称HSS)对主机、容器进行系统完整性的保护、应用程序控制、行为监控和基于主机的入侵防御等,帮助构建服务器安全体系,降低当前服务器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具体配置请参见HSS使用指导。 同时,通过配置Web应用防火墙(Web Application Firewall, 简称WAF)保护Web服务安全稳定,对HTTP/HTTPS请求进行检测,识别并阻断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网页木马上传、命令/代码注入、文件包含、敏感文件访问、第三方应用漏洞攻击、CC攻击、恶意爬虫扫描、跨站请求伪造等攻击,具体配置策略请参见WAF使用指导。 父主题: 安全
  • 访问方式 您可以使用以下方式访问和管理MBM-F: 控制台方式 服务开通者需要查看和变更MBM-F服务时,可使用华为账号登录管理控制台,具体操作请参见《控制台指南》。 Web网页方式 公司、工厂成员或团队成员通过浏览器访问网址进入MBM-F系统,具体操作请参见登录数字化制造基础服务。 API方式 如果用户需要将MBM-F的能力集成到第三方系统,用于二次开发,请使用API方式访问MBM-F,具体操作请参见《API参考》。
  •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功能概览如表4所示。 表4 质量管理功能概览 功能名称 功能描述 发布区域 质量计划 维护产品质检方案中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项。 维护产品质检方案中检验分组的累计规则。 维护工单质检方案。 支持查询工单质检单信息以及质检项内容。 华北-北京四 质量检验 支持按质检单完成对产品的质检,记录质检信息,也支持对完成缺陷/故障维修的产品再次进行检验。 提供产品缺陷登记的能力。 提供产品故障现象登记的能力。 支持录入产品维修结果,以及查看产品缺陷故障记录、产品维修记录。 提供对维修失败的产品登记报废的能力。 华北-北京四
  • 制造数据模型管理 制造数据模型管理功能概览如表1所示。 表1 制造数据模型管理功能概览 功能名称 功能描述 发布区域 从这里开始 可参考向导制定一个通用的生产方案。 可参考向导制定一个高阶的生产方案。 华北-北京四 工厂模型 建立和维护工厂的虚拟模型,该虚拟模型可以反映出工厂、流水线、工厂地址等信息。 定义公司内部的一个或一组业务独立经营的部门。 定义集团下的公司及公司下的工厂。 管理供应商信息。 管理制造商信息。 管理客户信息。 定义部门信息以及管理部门人员。 定义不同层级的位置信息。 华北-北京四 产品模型 对产品、物料等规格信息建立规范的规格编码体系。 维护产品制造BOM信息,包括维护BOM行数据、维护BOM行物料的装配位置以及维护BOM行对应的生产工序及工位。 华北-北京四 工艺模型 定义生产的工序,包括工序组及工序组下的工序。 支持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定义产品的工艺路线。 维护加工产品的线体的生产能力信息,为生产排产提供参考信息。 管理生产工序的作业指导书。 审核作业指导书的发布请求。 华北-北京四 资源模型 维护指定产品的工艺路线中需要的资源信息,通过配置工序中的资源来定义使用的工治具。 维护资源实物信息。 维护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具备的技能。 维护公司级、工厂级、车间级、线体级的班次、通用事件,以及资源的日历信息。 维护资源规格(工治具)信息。 华北-北京四 Recipe模型 维护在生产工序中设备的参数信息。 维护在生产工序中需要从设备采集的数据。 华北-北京四 质检模型 维护各种故障现象、故障对象、测量方法、故障原因、缺陷及措施。 维护物料的追溯标准。 维护不同产品的质检方案、检验方案和抽样规则。 华北-北京四 设备模型 维护设备规格信息。 华北-北京四 仓储模型 以工厂为维度按仓库-库区-货位的层级维护工厂下的仓库结构及相应的属性。 以工厂为维度维护仓库类型的LookUP值。 华北-北京四 建模工具 以图形化界面的方式灵活定义系统中的编码信息。 管理各类数据描述集合。 记录配置项相关信息。 以图形化界面的方式定义系统所需打印的标签信息。 配置动态属性扩展。 配置全局扩展属性。 华北-北京四
  • 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功能概览如表3所示。 表3 生产管理功能概览 功能名称 功能描述 发布区域 生产准备 支持按照线体、工单号显示已派工到线体的工单清单,提供工单开工、打印工单派工信息功能。 支持按工单号、产品条码和标签模板定义打印标签,并记录打印信息。 支持对线体加工工单的批次物料、资源上载或卸载。 支持对生产工单按批量需求进行拆分生成产品条码。 支持对已拆分生成的产品条码进行再次拆分出新的小批料单。 支持导入和查询系统中用于生产消耗的物料信息。 华北-北京四 生产执行 支持执行产品在线体工位上的过站,完成批次物料扣减与序列物料采集绑定。 提供产品返工的能力,支持让产品重新回到已完成的工序步骤上重新过站。 支持对原产品条码所绑定的序列物料条码信息进行替换或者打散。 华北-北京四 生产入库 提供对已完成生产的产品包装的能力,并提供对小包装进行组合包装的能力。 支持对已完成生产的产品进行入库状态的更新。 华北-北京四 生产看板 支持查看工单在各工序上的生产进度(如工序完成数量、在制数量、缺陷数量)。 支持查看产品过站记录和其他交易记录(如维修、故障、缺陷、报废)。 支持按工单或产品追溯所使用的批次物料与序列物料记录。 支持按物料条码反向追溯该物料的使用记录。 华北-北京四
  •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功能概览如表5所示。 表5 系统管理功能概览 功能名称 功能描述 发布区域 应用配置 定义系统的功能构架,支持的类型包括产品、应用、模块、微服务、前端Web及移动App。 管理系统中所有API信息,支持通过Swagger从各模块提取同步API信息。 按模块维护系统功能菜单栏目及菜单中的子页面及按钮对象,包括菜单、按钮需要的API权限。 维护数据字典。 定义参数配置。 维护自定义异常提示。 华北-北京四 用户权限 管理用户信息,支持添加用户、重置密码等操作。 维护角色拥有的功能权限,管理角色权限对应的用户。 支持给用户授予角色,使其获得角色拥有的功能权限。 华北-北京四 运维监控 支持记录登录日志、操作日志、文件日志及审计日志。 支持查询在线用户信息。 华北-北京四
共100000条